帝闕君心

貞平三年暮春, 漠北邊關還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那場名為猜疑和忌憚的火從遙遠的行宮一直燒到了漠北。

太陽熾烈,白雪簌簌而下。

楚天佑立於城牆上眺望著遠方,心裡無限酸楚。

他不是不知他的父王是真的狠心多疑。

作為一個父親,父王希望他芝蘭玉樹, 出類拔萃。

可作為一個君王, 父王卻又怕他這個太子勢大, 過早的挾制王權。

當日,他當朝拒婚不過是給了父王一個懲罰他的藉口。

他不願做籠中鳥, 可又連累了太傅與劉將軍。

此次上奏, 父王雖準了他的政令, 但他還是察覺到一絲不安。

像是大事發生的前兆。

風雪依稀,楚天佑立了許久, 久到白雪滿頭。

他要的自由, 是不是永遠都不屬於他……

……

帝闕巍峨,從未有過真正的寧靜祥和。

風掠簷鈴,行宮內殿卻是一片死寂。

當值的內侍垂首斂息、靜默無聲,案的奏摺堆積如山, 觸及西楚的每個角落,牽一發而動全身。

抬眼環顧四周, 連他最愛的兒子也被他毫不手軟地罰去邊關, 這座陰冷的宮殿只剩下他一個人。

楚雲軒只覺得諾大的宮殿如此冷清。

他不由得想起年輕時的歲月。

那時他剛剛起事, 身邊還盡是朋友知己,

他記得, 那時李元勝與他的關系還算得上和睦。

他是真心仰慕崇拜過李元勝的戰無不勝。

他處理公務之餘,以手支頤, 聽李元勝低淳的聲音談論他縱橫天下的趣事,或聽韓聞瑾的父親談論他在少時恣意瀟灑的過往。

青州王楚雲軒也是有知己的。

可惜後來, 玉碎無聲。

一切都在他登上王位後煙消雲散。

君臣逐漸生了嫌隙,韓聞瑾的父親第一個看出端倪,多次試探詢問後他在朝堂上提出致仕。

他當時允其所奏,卻還是在半路上派人劫殺。

故人知道的太多不是一件好事,只有死人才是最可靠的。

這件事他做的隱秘,在世人眼中,韓聞瑾的父親是被山匪所殺。

事後,他照常善待韓家,給了韓聞瑾最灑脫史官的身份富貴。

除了年節,韓聞瑾可不必時時應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