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朱楨的理想生活(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楨沒有辦法,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父皇啊,真不是兒臣不孝順,關鍵是真拿不出十萬八萬兩銀子,您都明文規定我們藩王不準盤剝百姓,不準收受賄賂。我這現在也一大家子人,滿府的僕人,哪都需要要錢。平日裡我沒事還畫畫寫字拿去賣呢,要不是還有田地和產業啊,兒臣早就得跟您要錢了……”
朱元璋也不願意聽他再哭窮,直接擺了擺手。
“行了,咱也不難為你,就四萬兩銀子。咱回頭就讓你大哥給你報銷,行了吧!”
朱楨直接坐了起來,面帶微笑,重新拾起了消失的父子情。
“好!兒臣現在就去給您拿錢,您稍候!”
看著朱楨消失的背影,朱元璋一時之間竟有些心情複雜,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這兒子還真的是哪都好,就是有些摳門,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摳門!
不過也不怪人家朱楨,畢竟小時候他們衣食無憂,也不懂得算賬管錢。然後突然到了封地,你想吧,一群大手大腳習慣了的皇子,突然自己過日子要管錢了,基本上都會出現財務危機。基本上皇子們都管國庫借過錢,或者是請求朱元璋的賞賜。不過更多的都是管朱標借錢,畢竟他們大哥那時候可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納稅大戶了,還特別好說話。後來透過名下產業和田地,一個個的經濟狀況才有所好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楚王朱楨也許真的不是見錢眼開,不是吝嗇。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窮怕了,自己出來過日子,才懂得了仔仔細細。當然,這在朱元璋看來就是摳門。
不多時候,朱楨便拿了厚厚一摞銀票回來了。自從朱元璋在朱標的幫助下改良了貨幣,大額的金銀都是用大明龍鈔代替,就像朱楨這帶來了幾百張銀票,幾乎都是一千兩的面額。因為便於攜帶,所以也不需要人家護送押運。現在經常會有商人,渾身上下只有一個包袱,但是卻有十萬兩銀子在其中。
朱楨將銀票都裝在了一個精美的木盒子裡,然後依舊有些不捨地遞給朱元璋。
“父皇,您得說話算話啊,等您回了應天,可得趕緊讓我大哥還給我……”
朱元璋已經被他氣得笑了。
“怎麼?你是覺得你這個父皇,堂堂洪武皇帝,你親爹,會因為幾萬兩銀子而賴賬不成?”
“不……不會的!”
朱楨本來想說不好說,但是一看朱元璋還有脫靴子的傾向,只好及時改口成不會的,也算是救了自己一命。
父子二人面面相覷,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朱楨也覺得有些尷尬,只好先開口說道。
“父皇,您準備時候出發?”
“朕一會兒就走,省得還得多吃你一頓飯!”
朱元璋沒好氣地說道,作為一個記仇的男人,朱楨剛才的舉動已經讓他記在心裡了。而朱楨只能尷尬地陪笑。
“父皇,您不要生氣,兒臣也不是吝嗇,只是府上沒有那麼多錢罷了,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兒臣確實有很嚴格地遵守您老人家的囑咐,沒有魚肉百姓,中飽私囊。這每一文錢可都是兒臣的俸祿和賺來的,所以才會有些小氣……”
朱元璋嘆了口氣,他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坦白說他也是這樣。因為只有體會過金錢的來之不易,才會更珍惜手中的每一文錢。那些揮金如土的,多半是沒吃過苦頭,花的不是老子的錢,就是從百姓和官員手裡得來的,不是自己的錢,花的自然也就不心疼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朱元璋的大女兒臨安公主,從小便是嬌生慣養,但是因為李善長獲罪了,所以和駙馬李祺一起被流放。之前領旨回到應天,整個人已經變得異常節儉。一身粗布衣裳,也沒什麼首飾,甚至連上街買菜都會跟小販討價還價。只能說光憑外表完全看不出來,這是朱元璋的掌上明珠。最後還是朱元璋發了慈悲,給他們每年多少錢的俸祿,還有身邊的兄弟姐妹一切接濟,送了她不少金銀首飾。
朱元璋嘆了口氣,隨後拍了拍朱楨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六子啊,咱也不是怪你,咱就是覺得吧,做人節儉可以,但是還是不要太摳門了。尤其還是跟朕。你要是一直這樣,那可成不了什麼大氣候,幹不了什麼大事!”
朱元璋沒想到,朱楨卻很開心地笑了。
“可是父皇,兒臣本就沒想要成什麼大氣候啊,兒臣只想不辜負父皇的期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好好對待自己封地的百姓,為大明出力。然後寄情書畫丹青,做一個逍遙王爺。那不就已經是很好的生活了麼?”
朱元璋也有些愣了。
“確實,那已經是很好的生活了……”
喜歡大明最強皇太子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皇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