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你到底幫誰(第1/2頁)
章節報錯
“嘿嘿,父皇,您剛才那一番話聽得可是太提氣了,就連我聽了也渾身熱血沸騰,恨不得上陣殺敵去呢!”
朱棡在一旁摩拳擦掌,他從小看到朱元璋他們一身戎裝,策馬疆場,便對上戰場殺敵充滿了憧憬,所以長大了以後,在朱元璋的栽培之下,他也走上了武將的道路。而且朱棡的軍事才能被很多人低估了,他如果不英年早逝,那朱棣也不敢起兵造反。畢竟朱棡的軍事才能,絕對不在朱棣之下。
“你這小子,可真是個好戰的主。這要是別人到了太原,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多事的地方,還得防備著蒙古人的入侵,你倒好,一提打仗還來了精神。”
朱棡嘿嘿一笑,露出了滿口牙。
“那我這不也是隨父皇您嘛,再說了,又不是我一個人喜歡打仗,那老四在北平那邊不也沒少打仗,還總是親自上陣呢。父皇啊,要不以後您讓我去北伐?我也想試試這指揮大軍的感覺。”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剛打了幾場仗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都不用說徐達常遇春,你就跟藍玉比都差了一大截。守城跟進攻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咱要是給你幾十萬大軍,你能把握住嗎?老三吶,你這碗水還太淺,好好學著吧!以後還有你出場的時候呢!”
朱元璋其實也沒把話說全了。他絕對不會用朱棡去徵北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無論是大明,還是皇室,都需要有一個鎮守在太原,忠心耿耿的人。只要朱棡駐守在太原,那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有個緩衝的時間。
“好吧,那就按父皇所說吧,孩兒自當磨鍊,以後為父皇,為大哥,為咱們大明盡一份力!”
朱元璋點了點頭,隨後說道。
“咱在你這也待不了兩天,大概明天后天就要走了。”
朱棡一聽便也有些不捨。
“父皇好不容易才到太原來,為何不能多住些時日呢?哪怕是讓兒臣盡點孝心,多陪陪父皇也好啊!”
朱元璋笑了,要是別人說這話他還不一定會信,但是朱棡說這話,那他就是百分百的相信。朱棡的一顆赤子之心,也是讓他頗為感動,將手放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傻小子,咱是下來巡視全國的,也不是下來考察你一個人的。咱還有別的地方要去,還有別的藩王要看。怎麼能光在你這太原待著。”
朱棡的眼眶竟然開始泛紅。
“兒臣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兒臣有些捨不得父皇罷了。父皇知道,兒臣最重視的就是感情了。母后已經駕鶴西去了,只剩下一個父皇,按理說兒臣應該多去看望父皇,多陪陪父皇,可是兒臣這裡也確實走不開,不能陪在您老人家的身邊。現在父皇好不容易來了太原,兒臣又怎麼捨得讓您那麼早離去呢……”
朱元璋也嘆了口氣。
“痴兒啊,真是痴兒,咱家裡數你和你大哥最為孝順了。這你娘一走,你便更牽掛咱了。可是孩子啊,咱不是尋常百姓家,咱是皇上,肩膀上還有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你也一樣,你是藩王,也有要做的事情。更何況,咱的身體比你想象的硬朗著呢,你還不放心你父皇麼,咱好歹也是馬背上摸爬滾打了半生,命還長著呢!”
朱元璋一番話,把朱棡說得也只能點頭,他知道自己是不能把朱元璋留住了,只好開口說道。
“那就請父皇這兩日在我府中好生休息,也讓兒子盡一盡孝道吧……”
“那是自然,還不把你那些廚子的手藝給咱亮一亮,讓咱也嚐嚐你每日吃的好東西。更何況咱還有事情要交代你,沒交代明白肯定不會走的。”
“那父皇,我這就下令,讓廚房去準備,咱爺倆就進屋裡說吧。”
朱元璋這次在太原巡視的也算比較全面了,無論是從民間到外界,自己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還是在朱棡身邊的所見所聞,都說明了自己家的老三算個人才。雖然其中也有朱標的功勞,但是不管怎麼說,朱元璋對朱棡確實還是很放心的。
二人走進殿中,落座飲茶。自然是朱元璋坐在主座,朱棡作陪。朱元璋方才說,有些事要同朱棡交代,朱棡便下令,遣散了下人。
“父皇,您說吧,現在屋子裡已經沒有外人了。”
朱元璋端起來茶杯,吹了吹茶葉。神色未變地問道。
“老三,你說實話,老二是不是已經開始處處針對你大哥了。”
朱棡是個老實人,而且還是鐵桿的太子黨。但是他也不願對朱樉不利,畢竟大家都是親兄弟,便陷入到兩難的境地之中。而朱元璋自然也早有預料,安慰他道。
“別有什麼壓力,我也不會光憑你一面之詞就處置誰。你們之前在你孃的靈前吵起來的事情咱也知道,咱只是想讓你親口說出來。畢竟你說的,咱信。”
朱元璋其實早就知道當日的來龍去脈,如此說來,其實也只是對朱棡的一點小小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