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餓死還是漲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橚一夥人,很快就來到了播州地界。這裡少數民族較多,漢夷雜處,按理說應該是有些不一樣的民風。
但是朱橚一幫人來到這裡,卻發現和想象中的有些差距。
枯黃,漫天遍野的枯黃。
路邊的很多樹已經被剝光了皮,露出了白花花的樹幹。原野上的植物已經不剩太多,而且都是枯黃之色。入眼處皆是死氣沉沉的。
“這個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啊?”朱橚自小養尊處優,哪裡見過這般場景。但是如果是他老爹朱元璋來到這裡,一定會覺得眼熟。
“這裡……遭了災啊!不是大旱就是蝗災。也有可能是二者皆有,畢竟。”隋大率先開口,打破了僵局。
“這河道都乾涸了,肯定是旱災啊!但是越是大旱之年,越容易出現蝗災。這地方的人,怕是難熬了!”
隋二捏了一把黃土,滿臉無奈,身為醫者肯定不願意見到這種場面,畢竟醫者仁心啊。
“別磨磨唧唧的,快點趕路吧,離雲南可還有段路程呢!”
差役有些不耐煩地催促著,畢竟這年頭,雖然國家有干涉,但是各種災害仍是層出不窮。
畢竟在原始社會,人力發展往往都會被自然環境所影響,可能辛勤勞作一年,卻抵不過一場風災,一場大旱洪水。畢竟在自然面前,人力還是顯得太渺小。幾代人的積累,在天災面前也會毀於一旦。但是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天地的主宰,也就是因為自身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麵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哪怕滄海桑田,時光變遷,曾經輝煌的城池宮殿已經作古,化為塵土,但是這種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卻是最珍貴的財富,一代代流傳下來。
“可是……這樹皮能吃嗎?這是人能吃的東西?野菜我還明白,但是這樹皮……”
“可以,這樹大部分都是榆樹,榆樹皮磨成粉確實可以蒸出饃來吃。但是其他的樹,都有些毒素啊!不過人如果要是被逼急了,那可就顧及不了什麼毒不毒的了。再難以下嚥的東西,他們都能吃下。”
似乎是為了驗證隋二剛才說過的話,眾人的面前出現了一堆餓的面黃肌瘦的孩童。他們面黃肌瘦,臉上毫無血色,四肢好像小樹枝一般,但是很奇怪,他們的肚子卻很大,大得好像即將臨盆的婦女一般。
這些孩子大多都是躺著或坐著,好像已經無力動彈。只有幾個人還有些力氣,捉起了螞蚱,然後他們一看到朱橚這幫人,便湧了上來。
“大爺!大爺!給我們些吃的吧!我們都快要餓死了!”
“大爺你們行行好,我家裡只剩我自己了,我爹孃和兄弟姐妹都餓死了,你們可憐可憐吧!”
……
差役不耐煩地驅趕著。
“滾!快滾!老子哪有東西給你們吃!”
就算有好心的差役,也只是從懷中掏出些乾糧,扔給了他們。
朱橚身為王爺,內心自然見不得這種場合。和夫人一起,便要將所有的乾糧都施捨給這些孩子。但是卻被隋二攔住了。
“你們是不是傻?你們自己這一路難道再也不用吃東西了麼?這裡鬧了這麼嚴重的饑荒,幾乎方圓百里都不會有食物了,發善心也要看情況。總不能用自己的命去救別人的命!”
朱橚皺起了眉頭,只能掏出些金銀,卻不料自己此舉,更招來了隋二的嘲諷。
“在大災之年,金銀是最沒用的,要是能買到糧食,他們也不至於這樣。”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那朝廷呢?朝廷上的人呢?饑荒已經嚴重到這個地步,為什麼不見朝廷的人來賑災?”
隋大嘆了口氣,也走了過來。
“在地方上是有些不成文的規矩的,倘若只是受了災,有些地方吃不上飯,那是不需要上報的。只有大規模的災民出現,才會上報給朝廷。當地官員一般都不願意跟朝廷上報,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樣有損他們政績……”
朱橚緊緊地攥著拳頭,咬牙切齒地說道。
“這幫畜生!簡直是豬狗不如啊!早晚有一天,要把他們一網打盡!”
“我早就說過,朝廷中哪有什麼好人,尤其是當官的,怕是就算賑災的銀錢糧米發下來,也要被他們揣進兜裡一多半,真正能落在老百姓頭上的又能有多少?”
隋大搖了搖頭。
“你這話倒是,也並不盡然。有時候饑荒也出現的突然。一開始只是大旱,然後有些窮人家斷了米糧。結果一堆蝗蟲飛了過來,基本上就寸草不生了。朝廷接到奏報已經是幾天之後的事情了,而附近的糧食哪怕全拿出來也是杯水車薪。這裡又頗為偏遠,道路閉塞。等到朝廷把糧食再調集過來,肯定也是一段時間之後了。”
“這一段時間,不知道會餓死多少人啊……”
朱橚忍不住地嘆息,他是朱元璋的皇子,生來富貴,從小便沒吃過什麼太大的苦。最慘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幾頓沒吃飯,還有現在被朱元璋流放。他當然體會不了,人快要被餓死的絕望和無力感。但是現在,他好像能明白了,這時候,他倒是寧願拿自己的那座周王府,換來幾車糧食,那不知道能挽救多少條無辜的性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