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屠殺(第2/2頁)
章節報錯
“朕不會錯!朕沒有錯!既然你們心懷不軌!那朕就殺!一個不夠就殺十個,滿門抄斬不夠就誅九族!只要有嫌疑的,都給咱殺了!朕就不信了,只要朕還在,這大明還能反了天不成?為了咱的大明,為了咱的兒孫,咱這把刀,大開殺戒又何妨!”
……
第三天的早朝,毛驤當眾宣讀了胡惟庸謀反的罪行,滿座譁然。朱元璋也沒什麼好說的,下令讓毛驤去徹查此事,只要懷疑與胡惟庸造反案有關的人,都可以抓去審訊和取證。而參與了胡惟庸造反案的人,則家中妻兒老小都會被牽連。自此,大明開國以來,最大的一場浩劫即將要開始了……而朱元璋也沒失去最後的理智,他令太子朱標也負責此事,人犯在經過毛驤審訊定罪之後,呈給朱元璋過目,論刑,最後交給太子朱標處理。最起碼,有了朱標的參與,這場浩劫能少死幾個無辜的人,但是哪怕是這樣,也將會給大明官場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天下朝之後,眾多官員剛剛到家,翻找出與胡惟庸的通訊往來,還沒來得及一把火燒掉,便有人抄了家。至此,一個名為錦衣衛的龐大組織緩緩現身。許多官員們突然發現,自己府上跟隨自己多年的下人,小廝,或者是從小到大的親信,居然都屬於這個龐大的組織。而且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居然全部在人家的監視之中。這種事情當然讓眾人毛骨悚然,也是此時,他們才知道,這個組織已經成立了很多年,並且直屬朱元璋。
遠在老家頤養天年的李善長,那日摟著小妾還沒睡醒,家門便被人踹開。還來不及怒斥這些不速之客,為首的人便拿出了朱元璋頒發的令牌,將李府上上下下,所有一干人等全然帶走,家產罰沒,往來書信收繳。這時候李善長才明白,當初自己一手提拔的胡惟庸,到底還是沒鬥過這個洪武皇帝,而且還牽連到了自己。不管自己是大明開國的大功臣,還是皇上的親家,此時只有一個下場,那便是等死!
不到半個月,胡惟庸謀反案便已經波及了上萬人,許多被胡惟庸提拔過的人,與胡惟庸有密切往來的人,還有很多被株連的人,都齊齊帶上了枷鎖,被帶到應天審判。
朱標這段時間已經快要忙瘋了,他一直沒有時間回東宮,基本上就住在了刑部。原因很簡單,等著他處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哪怕他只是睡一覺,刑部便會人滿為患。朱元璋定罪非常草率,只要和胡惟庸有往來的,幾乎都是滿門抄斬。而他能做的,也只是儘量解救一些無辜的人,比方說被株連的家人。幸好朱元璋還算給他面子,只要不是主謀和從犯的家人,朱元璋都會聽從朱標和馬皇后的意見,網開一面。畢竟很多人確實非常冤枉,只是給胡惟庸送了禮,求提拔,便被定罪為謀反,然後一家老小都要砍頭。
哪怕朱標救了很多人,可是行刑的劊子手也幾乎沒有休息過。應天的刑場飛滿了烏鴉,地上的血跡堆了一層又一層,已經變得漆黑。
這天,朱標拖著疲憊的身影再次準備進行最終審理,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鬚髮全白的宋濂對著朱標痛哭。
“太子殿下……”
宋濂已經隱退了很久,但是他的孫子宋慎和次子宋璲都被牽涉到胡惟庸謀反案中,結果就導致這位早早退休的老頭也被押送到了應天。
朱標當然知道宋濂無罪,顧不得身體的疲倦,便火速進宮找到朱元璋求情。最後把馬皇后也找來了,母子倆一塊兒力保,才救下了宋濂的一條老命。但是也沒逃過流放的命運。
在這段時間裡,這種事件上演了太多。哪怕不算株連的人,也足足有上萬名官員被殺頭,朱元璋這次堅持疑罪從有,哪怕很多人明擺著是被冤枉的,但是隻要拿不出來證據,一樣會因為和胡惟庸有往來而被殺頭。
這場大案的主謀胡惟庸,朱元璋到底是沒有用別的方法,而是將他凌遲處死。塗節雖然檢舉有功,但是因為參與了謀反,經過諸位大臣一致商議認定,還是被判了死刑。只是朱元璋遵守了自己的諾言,沒有再降罪於塗節的家人罷了。
但是這麼多獲罪的人裡,有一家人朱標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保得下,那就是李善長一家。當李善長一家剛剛到了應天,朱元璋便下令格殺勿論。只有李善長的兒媳婦——臨安公主帶著兩個孩子被赦免。
朱元璋的大女兒臨安公主朱鏡靜在奉天殿外哭喊了整整一天一夜,卻始終沒有機會能見到自己父親一面。就在她體力不支快要暈倒的時候,馬皇后扶住了她,然後開啟殿門,對著龍椅上的人淡淡說著。
“重八,看在孩子的份上,饒了李祺一命吧,李善長和胡惟庸有往來是他的事兒,錯不在孩子。”
“不行!”朱元璋冷冷地道。
“難道您一定要我當寡婦嗎?那你當初為什麼要把我嫁給李祺!嫁了他又要殺了他,您為什麼要這麼對我?您就不能看在我死去的孃親的份上嗎?”臨安公主嘶吼著。妄圖喚醒朱元璋的父愛。
“要我放了他也可以,那只有你們一家,全家流放江浦,你願不願意?”
朱元璋本以為自己這個嬌生慣養的女兒會因此畏懼,卻不料臨安公主跪地磕頭。
“謝皇上開恩!”
喜歡大明最強皇太子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皇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