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戰雙方很有默契的選擇了停戰休整,因為各自的損失,都很難接受。

“定邊,你怎麼受了這麼重的傷?”

陳友諒的龍船之內,回來覆命的張定邊渾身鮮血,被人抬了進來。儼然一副重傷的模樣。

“我去突襲朱元璋了,可惜沒有成功。被他的大將常遇春所阻擋,自己也中了一箭。好在活著回來了。不過倒也斬殺了他不少隨從將領。”

“活著就好,活著就好啊!”

陳友諒頗為感慨,今日他最起碼損失了幾十艘大型戰艦,這可都是他陳漢王朝真正的家底。但是哪怕和上百艘戰艦相比,也是張定邊更重要。

“定邊,你去安心養傷吧,傷好之前就不要出戰了。”

“不!雖然我不能再上陣,但是我還有別的辦法!這一戰,我一定幫你贏下!”張定邊掙扎著站起身。

陳友諒面色大驚。

“莫非你要?”

當天夜裡,陳友諒軍隊所駐紮的湖心島上,便多出了一個法壇,張定邊身著黃袍,一柄銅劍,直指蒼天。

“張將軍居然還有如此本領?”陳友諒的麾下無不驚歎,畢竟世人只知張定邊勇猛無雙,卻不知他精通兵法謀慮,天文地理,甚至連五行八卦,呼風喚雨,居然也不在話下。

陳友諒笑著向眾人講述。

“東漢末年,張角自命黃天,起兵反漢。後來兵敗被殺,並無子嗣,但是這一身道術倒是傳下來了,修煉大成,天時風向亦可驅使。”

陳友諒所講,真假自然無人知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場戰爭要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了。

陳友諒也不禁覺得張定邊真的是上天派下來助他成就大業的,論武功謀略皆無人能及,哪怕此時上不了戰場了,也可以呼風喚雨。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倘若拳腳不管用,在下也略懂一點法術。得將如此,何愁大事不成啊!

“速速通知軍中鐵匠,趕製鐵鏈!”

朱元璋的營帳中,眾將沉默不語,今日一戰,數位將領都沉眠於鄱陽湖底,他們雖得勝,代價實在是有點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咱的戰略沒錯,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優勢,輔以火器弓弩。必要時候,登上敵船。要是奪不了船就放火。給咱把船燒了!這點徐達今天做的就很好!咱得不到的,陳友諒也別想要!”

聽到朱元璋點名表揚徐達,諸將卻沒有一個不服氣的,畢竟人家真的是以命相搏,就連衝鋒也衝在士兵之前。

“就給咱這麼打!狹路相逢勇者勝!”

三日後,交戰雙方不約而同選擇了出兵,但是當朱元璋艦隊來到康郎山一帶,卻被敵軍的陣勢震驚了。陳友諒的百艘戰艦用漆黑堅固的鐵鏈連線起來,滿借風勢,浩浩蕩蕩的向朱元璋艦隊衝擊而來,彷彿一座全速前進的島嶼。

“這是啥啊?”

“這怎麼打?被捲進去肯定死了啊!”

“這風向不對,有利於敵,不利於我!”

朱元璋艦隊為首的小船竟一隻只開始陷入某種漩渦,原地不停的打轉。而滿載風勢的陳友諒艦隊轉眼便來到了他們面前,居高臨下地發射弓箭,火炮。在大船與小船碰撞的瞬間,士兵們的小船便如螳臂當車般,被撞的粉碎。一時之間,抱著木板求救的聲音響徹整個戰場。

後面的船隊開始慌了,竟調轉船頭拼命回趕。

“不準逃!不準回頭!給咱進攻!”朱元璋的嗓子都要喊啞了,卻喚不回士兵們計程車氣,畢竟如此不利的情況下,哪有人還敢直面對方的龐然大物。朱元璋拔出手中佩劍,斬了率先逃跑的幾個人,卻無法止住敗勢。鉅艦的火炮開始轟擊著他們,漫天的箭雨也不斷襲來。

“上位,咱們撤吧!”徐達開始請求。

“風向不利於我軍,繼續硬拼下去也沒用啊!”俞通海道。

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朱元璋一直都懂,只是不甘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