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下,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總共統率了幾十萬大軍,將蘇州城圍了個水洩不通,但是卻遲遲沒有發動進攻,至於原因麼,那就是這蘇州城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都要堅固,如同一隻鐵王八,讓人無從下口。

“這張士誠咱真的是不知道如何評價他了……”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之中,自打陳友諒敗北之後,張士誠便開始了居安思危,但是他的舉動竟然是,修城和屯糧。朱元璋眾人這段時間蠶食了他不少地盤,可他卻並未做出激烈的反抗,反而一直在加固著蘇州城。現在的蘇州城,單論堅固的程度,絕對在所有城池中名列前茅。

“這張士誠不會覺得只要城池堅固就不會被攻破吧,要是說他聰明,這人卻只知道一味防守,要是說他笨,還知道廣積糧高築牆。據咱在蘇州城裡的探子傳信說,這蘇州城裡的糧食足夠吃好幾年,這是準備和咱打持久戰啊。”徐達苦笑道。

“張士誠是個狠人啊,當初那麼點人就打下了高郵,然後元軍號稱百萬,圍攻高郵卻三個月都沒打下來。咱不得不佩服,就連你們打高郵不也是前前後後打了六次才攻下來?”

朱元璋話一出口,常遇春和徐達都是面露羞愧之色。攻城這活,誰來誰知道,都是拿人命填出來的,而張士誠也確實是守城的專家,能和他一比的,恐怕也只有血戰洪都的朱文正和防禦戰大師耿炳文了。而現在這蘇州城牆都是大條石混著糯米加固過的,城牆上還設了孔洞,弓弩手往裡面一蹲,誰來都得借上幾根箭。

“這一仗,還真不好打啊!”徐達道。

“那怎麼辦?不好打也得打啊,要不然咱這幾十萬大軍來蘇州遊玩來了?”常遇春瞪起眼來。

朱元璋一拍桌案,“老常說的對!就算他是個鐵王八,咱也得把他的殼子撬開。咱自打起兵以來,都是以少勝多,難道這手裡兵多了仗還不會打了?你們給咱記得,沒有累不死的牛,只有耕不壞的地!他能守上幾年咱就打他幾年,咱還就不信了,天下都打下了大半了,還能就拿不下一個蘇州城?”

“那個……大哥,雖然咱書讀的沒你倆多,但咱也知道,那個耕壞的地和累死的牛好像不是這麼用的吧……”常遇春弱弱地說。

朱元璋:“就是那個意思!理解了就行!”

三人抬頭看向蘇州城,經過張士誠加高的城牆足有數十丈,彷彿一座巍峨山嶺,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真是危乎高哉啊,不知道得費多大勁才能打進城去。”朱元璋道。

“大哥,咱這趟走得急,那智囊團軍師不都在應天了,你問問這幫傢伙有啥計策唄,尤其是你家小標兒,那小子一到打仗的時候鬼主意就多,沒準就能有啥好辦法呢!”

聽到常遇春這麼說,朱元璋倒是眼前一亮,他咋就把這茬給忘了,隨後急急忙忙回去寫信,描述了現在遇到的問題,然後寫了三封信,讓毛驤分別帶給李善長、劉伯溫和朱標。

毛驤的辦事效率一直都很高,半個月之後,三封回信便放在了朱元璋的大案上。朱元璋首先拆開了李善長的信件。李善長在信中說,應當揚長避短,以火炮攻擊城牆,儘量減少傷亡,等城牆破損再率兵士殺進城中,炮彈糧草等物資他都會加急籌措。朱元璋看完信,微笑著點了點頭。

“李善長老成持重,攻城方案穩紮穩打,有他在,後勤糧草更是無憂,真乃吾之蕭何也!”

隨後朱元璋拆來了劉伯溫的信件,信件很短,只寫了寥寥數句。

“臣以為,攻城當以攻心為上,可派人好言相勸,但張士誠只剩蘇州,所以必定不會投降,不過可以寫信煽動敵軍軍心,尤其在敵軍彈盡糧絕之時。臣為吳王觀測天象,若有大風所至,必然派人提前通知,可將信件隨風入城中,久而久之,敵軍軍心自然大亂。”

朱元璋點了點頭,劉伯溫的攻心之計也確實很有用。

“足智多謀,通曉天文地理,青田先生真乃吾之孔明啊!”

隨後他將目光投入到最後一封信上,朱標的信件最厚,他也最在意。畢竟就像常遇春說的,這小子有時候的鬼點子連這倆老傢伙也拍馬不及。開啟朱標的信件,第一頁就把朱元璋看呆了。

“爹,別慌,他張士誠修城牆咱也修,就修築工事把蘇州圍個水洩不通,他想跑也跑不了!這甕中之鱉蹦躂幾天也就蹦躂不動了,然後還可以修炮樓,就是木塔,咱修得比他還高,讓士兵在上面可以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挑些箭法好的,誰要是敢露頭就給他兩箭。也可以射火箭,專照著他們的房子裡招呼!重點就是一定要比他的城牆高很多,讓他想反擊都做不到。然後沒事還可以往城裡吐口痰,丟點五穀輪迴之物……下面附帶了草圖。”

朱元璋:“這小子擱哪學的這些招?咱聽說三國時候曹操手下有個人,這小兔崽子跟他風格咋那麼像呢,那人好像是叫賈詡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元璋看到了朱標信件最後一頁。

“兒子最近又鼓搗一點新發明,就是把孔明燈改進一下,讓它更大,還能裝東西,可以裝一些火藥火油這種易燃易爆之物,放飛了之後到城裡墜落,可以導致城中多處起火,暫時起名天火一號吧!不過這種東西略顯兇殘,而且傷民眾居多,切記!切記!用這東西要看風向,逆風不能用!不到萬不得也不建議使用。如果真的用了也算您頭上,跟我沒有關係,不過沒有做出來能載人的孔明燈,兒子深感遺憾……”

朱元璋的嘴角狠狠地抽了抽,他要是真用了這勞什子天火一號,那蘇州城怕是天天火光滔天,就算打下來了也是一片焦炭。

“不過那工事和高塔倒是可以用一用啊!”

於是,此時的蘇州城便出現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守城方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但是攻城方卻沒有急著進攻,幾十萬大軍把蘇州圍了一圈,就開始砌牆挖溝,搬運來了木頭就開始搭建木塔,好像鬥氣一樣,那木塔搭的遠遠高過了蘇州城牆。

守城計程車兵好奇,張士誠聽說了之後也十分好奇,帶著弟弟張士信親自上城牆上檢視。

“士信吶,你說他們蓋這玩意是什麼用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