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兒,這是論功行賞,不得胡鬧!”朱元璋的表情有些嚴肅,他本就極好面子,見自己兒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又頂撞一番,自然心中不痛快。

“父親不是說對封賞有異議都可以提出來麼,兒子確實有不滿啊,所以提出來了嘛。”

朱元璋笑了。

“咱明白了,你這個小軍師是跟咱邀功來了,確實,你也居功至偉。從一開始到最後,你的功勞都不小,但是爹也不能封你個官當啊,咱只能封你個吳王世子了,大夥同不同意?”

“同意!”

眾人再次出奇的一致,畢竟此戰從一開始到結束,朱標都貫穿全域性,甚至劉伯溫和李善長都有所不及他,如果他不是老朱的八歲兒子,那他可能會是文臣之功頭功。至於世子之位嘛,他的諸位兄弟現在生活自理都困難,誰能爭過他啊。

朱標搖了搖頭。

“世子之位回去再說,兒子今天其實還是要給堂哥打抱不平。先前提到的眾人皆有封賞,可是論此次抗擊陳友諒,堂哥朱文正的功績絕對能排在前五,但是父親卻絕口不提封賞。我當然覺得不公!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我當初舉薦堂兄就是因為他有真本事,現在堂兄立下大功,還請父親給應有的封賞!”

朱標一番話下去,眾將都沉默了,朱標說的,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明白。但是老朱覺得,封賞自己家的人,肯定是家事,留到以後再說,先公後私,也沒毛病。他們也不敢直面朱元璋,這話,還真的只能由他的大公子來說。畢竟就算觸怒了朱元璋,也不過是一頓毒打的事,他們要說了,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朱文正的眼眶有些溼潤,他當然覺得不公,可心中的委屈又無處發洩。只有這個年僅八歲的小堂弟,當初不顧一切舉薦他,現在不顧一切維護他。在這一刻,他倒覺得,這個八歲的孩童,更像是兄長。

朱元璋此時已經有些面色沉重。

“咱知道你向著你堂哥,但是洪都城大都督不是誰都能當的,而且咱們自己家人的封賞,何必急於一時,文正,你說呢?”

如果是過去的朱文正,可能就無奈地點了點頭,還要一副強顏歡笑的模樣。可是這次,朱文正選擇和他親愛的堂弟,並肩作戰。

“侄兒以為,先人後己確實應該,但是我為了洪都一戰,付出了我的所有。哪怕換一個人,也不見得做得比我更好!所以,請元帥封賞,朱文正受此封賞,問心無愧!”

朱標聽了朱文正的發言也是一笑,心中暗道:說得好!堂哥。這一世我一定不會讓你委屈死。大不了再挨老朱一頓揍,雖然可能是連你一塊揍。

朱元璋居然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小兔崽子!現在不光打仗硬,連跟你四叔說話都這麼硬氣了!你們哥倆行啊,翅膀硬了,看咱回去不好好收拾你們!”

完了!朱標的心一下跌落谷底,這頓打怕是免不了了,趕快找兩個軟墊塞在屁股上吧,還能少受點皮肉之苦。這老朱下手黑他可是體驗過的……

“朱文正封為江西左丞相,掌管江西省大小事宜,節制境內全部軍馬。咱知道江西是個窮地方,等打下了武昌,就派你去那邊,這次可有異議?”

朱標鬆了一口氣,而朱文正也是長舒了一口氣。他並不知道,正是一個少年的據理力爭和他唯一一次頂撞朱元璋,改變了他既定的命運。

老朱白了一眼這哥倆。

“別高興的太早!給你機會你得中用,給咱好好幹!年輕人休要氣盛,要虛心。還有你這小兔崽子,回家再跟你算賬!”

朱標嬉笑道。

“要不然您還是換個詞罵,這個詞對父親您不利。”

老朱開始解褲腰帶……

“別別別別別啊!父親,當著這麼多人您可不能打我!堂哥是人才啊,不信您聽聽群眾的呼聲,大家就說,封賞朱文正服不服?”

眾將沉默片刻,隨即爆發出一陣叫好聲。

“服!”

“奶奶的,誰敢不服就把他扔洪都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