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您輕點啊!真的很疼!輕點輕點……”

“這個朱重八可真是的,怎麼打得這麼狠啊?到底你還是孩子嘛,我一定要好好說說他,不管因為啥也不能這麼打孩子!”看著癱在床上的大兒子,溫柔的馬秀英臉上也是止不住的心疼,只能自己親手給兒子上藥。

“要不您還是別問他了吧……我年紀小不懂事,父親教訓我也是應該的。”朱標的心忍不住抽搐著,畢竟要是讓朱元璋想起自己的炸裂發言,萬一再揍自己一遍咋整?

“好了,你好好養兩天,然後就要繼續上課了。”馬氏寵溺的摸了摸兒子的頭。

“上課?上誰的課?”

“你看你,又開始糊塗了,你爹好不容易請的大才子宋濂啊,教你讀書。”

朱標的內心好似萬馬奔騰過的草原,為什麼之前沒人告訴過自己,穿越了居然還要讀書。十幾年的學上完了,現在又開始從頭學起。如果以後可以回到二十一世紀一定跟小夥伴們好好的吹一吹:你們還在書上學送東陽馬生序,當年可是宋濂親自教的我。可惜他現在還沒寫這長篇大論,不然一定勸他再多寫個幾百字。但是,話說回來。在這個年代上課,好像還是挺折磨人的……尤其是一對一教學。

三天後,應天禮賢館內。

“所謂五經,自是為詩、書、禮、易、春秋。學為君子者,自當熟讀五經,博古論今明辨是非……”

偌大的學堂裡,只有一板一眼的老儒和低垂著頭的學生一名。

“之前我們講了詩經三篇,不知公子還記得否?”

“風、雅、頌……”學生自然是一臉的生無可戀。

宋濂一捋花白的鬍鬚,“不錯,那請公子背誦詩經開頭第一篇。”

朱標無力地抬起頭,一邊搖晃著腦袋一邊背誦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是先生我們必須要學這個嗎?”

“那公子想學什麼?”宋濂抬了抬眼皮,看著眼前的朱標。

“為君之道,治國之道。實在不行學史也成啊!”

“哈哈哈哈哈哈!”宋濂扶著案桌忍不住大笑。

“公子倒是沒學會走先想學跑了,治國之道,就連古聖賢都沒有全部參悟出來,公子倒想學這個了。實在是讓人貽笑大方了。”

朱標不服氣的冷哼一聲。

“早就聽聞先生之前做官都做到知府了,不知道先生對做官治國之道有何指教?”

宋濂止住笑容。眺望起了窗外,若有所思。

“為官者,自當明如鏡,清如水。造福百姓報效朝廷。只可惜現在朝中奸臣當道,皇帝昏庸,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故我等才願意投靠大帥,為求得一個新生的國家。至於為君之道,自然是百姓為重,社稷為輕,君次之。”

“那我倒要問問先生一句話了,大元朝的問題到底是出在百姓身上還是社稷江山身上?”

朱標的一句話倒讓宋濂一時語塞。

“這……”

“很明顯,都不是,是出在統治者身上,也就是君身上。統治者不體諒百姓,只顧剝削享樂,苛政猛於虎。稅收更是壓死幾代人。貪官當道,百姓失去了種地生活的權利,怎麼能不反?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統治者不能施仁政,惠黎民,一個政權的失敗便在所難免。”

宋濂瞪大了雙眼,他頓時覺得面前的不是七歲的朱標,而是一位當世大儒在與自己講學論道。

“公子所言,確實很有道理。他朝若是公子可以為君,那看來天下蒼生是有福了。”宋濂不得不重新審視起面前的學生。

“所以老師,我們能換個東西學嗎?”

“還是得先學五經!”

“靠……”

兩個時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