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可考的易卦(第1/2頁)
章節報錯
即使是在這個相對較小的地方,她在校園裡也永遠是那些學渣們羨慕不已的學霸。然而,你們能想象得到嗎?在裡落高中住宿期間,她一個月的生活費,包括所有的衣食住行費用,竟然只有區區十塊錢!
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們家還有一個非常奇葩的規定:裡落如果想要向父母討要那一百塊錢的住宿費,就必須苦苦等待整整一年!這意味著在這漫長的一年裡,裡落的生活費總共只有一百塊錢!
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裡落從小就身形瘦弱,彷彿她那瘦弱的身體是被一根細細的竹竿支撐著。她只能將自己那如竹竿般纖細的身軀,緊緊地包裹在肥大的校服裡。遠遠望去,她的穿著就好似身著古裝,寬衣大袖的,給人一種別樣的韻味。每一天,裡落的肚子都在咕咕叫,彷彿在抗議著她的飢餓。她對食物毫無興趣,甚至可以說是厭惡,這種厭食的症狀讓她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營養不良也隨之而來。長期的飢餓讓她的胃部不堪重負,最終患上了老胃病。
與其他同齡人不同,裡落就像一個晚熟的孩子,對於愛情和社交,她似乎完全沒有興趣。當那些早熟的孩子們在校園裡肆意享受著愛情的甜蜜時,裡落卻選擇埋頭苦讀。對她來說,唸書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是一種樂趣,一種能夠讓她忘卻飢餓和孤獨的方式。
然而,一旦停止唸書,裡落便會覺得無所事事。同學們之間的勾心鬥角、青春期的愛情糾葛,這些都與她無關。她就像一個負責完成作業的機器,機械地重複著每天的學習任務,沒有絲毫的情感波動。
在這個校園裡,有一個被稱為“應付考試的機器”的學生,那就是裡落。與其他孩子不同,裡落並沒有沉浸在早戀的幸福中,而是默默地承受著巨大的課業壓力。
當其他同學心不在焉地想著愛情時,裡落卻全神貫注地思考著一道道難題。她憑藉著自己聰明的頭腦,不斷地解出這些難題,展現出了真正的才華和實力。
然而,對於其他同學來說,裡落的存在僅僅是一個可以抄襲答案的工具。他們只需要搶走裡落的作業本,稍微改動一下,就能輕易地應付老師的檢查。
在這所小學校裡,真正配得上真才實學的人,毫無疑問就是裡落了。儘管她被男同學們嘲笑沒人愛,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氣餒。相反,她更加努力地學習,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裡落的家庭並不富裕,她沒有錢購買得體的衣服,終年只能穿著單調的校服。在校園裡,她就像一個透明人,不被同學們關注和重視。
但實際上,裡落並不僅僅是同學們應付老師的答題機器。老師對這一切心知肚明,所以在課堂上,除了教導裡落知識之外,老師幾乎不再講課。因為老師知道,即使講了,也沒有人會認真聽。
有時候,裡落會因為過度勞累而習慣趴在書桌上睡覺。而當她睡著的時候,老師也會停止講課,因為此時教室裡已經沒有人在聽講了。
與那些在北京農村中,文盲父母靠著幾畝薄田,含辛茹苦地供養出重點大學高材生的勵志故事相比,裡落覺得那只是別人的故事,與她毫無關係。實際上,裡落的父母並沒有那麼貧窮,他們只是過於吝嗇,不願付出。
這種生活方式,就如同果戈裡筆下的《吝嗇鬼》一般。裡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曾經在校園裡對她羨慕不已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畢業,結婚生子,過上了屬於自己的生活。而她自己,卻只能攥著一張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如同一個旅遊觀光客一樣,走馬觀花式地遊覽著她考上的大學。
她雖然考上了大學,但卻無法在那裡學習和生活,原因無他,只因為她有一對吝嗇鬼父母,他們堅決不肯供裡落唸書。在一個家庭中,最難與之打交道的,恐怕就是這種吝嗇鬼父母了吧。然而,裡落並沒有繼承她父母吝嗇的性格特點。相反,她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總是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有一次,裡落受了傷,傷口帶來的疼痛讓她忍不住哭泣。但在哭泣中,她竟然不知不覺地熟睡過去。醒來後,她意識到雖然人生似乎一片黑暗,沒有愛情的滋潤,但她依然堅信人必須要活下去。因為只要活著,就會有機會,哪怕這個機會微乎其微。
裡落深深地感受到,她的父母就像一對吝嗇鬼,將她緊緊地攥在手心,讓她幾乎無法呼吸。他們對她的控制如此之緊,以至於她覺得自己快要被窒息而死。這種被束縛的感覺,讓裡落感到無比的困頓和失去自由的痛苦。
更糟糕的是,裡落的口袋裡一分錢都沒有。當她看到那些兒時的小小淘氣鬼們,如今都已經長大成人,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時,她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酸楚。她覺得自己就像一隻被父母永遠困在家裡的小鳥,無論怎樣努力掙扎,都無法展翅高飛,逃離這個牢籠。
她的父母似乎從未將裡落的婚姻和未來納入考慮範圍之內。對他們而言,不停歇地勞作、拼命賺錢才是生活的重中之重。他們一心只為自己的晚年著想,希望有足夠的錢財傍身,過上不愁吃穿、金錢無憂的生活。至於裡落是否幸福,他們根本漠不關心,彷彿那是與他們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的事情一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僅如此,他們還對裡落的花銷進行嚴苛的控制,使得裡落連外出打工的路費都難以負擔得起。裡落就如同被吝嗇鬼囚禁的囚徒一般,無論她的學習成績多麼優秀,都無法改變這一現狀。
裡落的學習能力確實很強,適應能力也不容小覷,但這一切都無法掩蓋她內心的傷痛。她深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曾在心理學書籍中讀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幸的人,她的至親所帶來的傷害,遠遠超過那些陌生人。”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陌生人無關緊要,自然也無法對其造成實質性的傷害;然而,父母的傷害卻往往是最令人痛心的。
在這個時代,像裡落這樣因父母而傷心的孩子,或許只是少數,甚至可以說是異類。畢竟,大多數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關愛下茁壯成長。然而,裡落卻偏偏成為了那個與眾不同的存在。
“紅塵”這個詞,聽起來就充滿了世俗的喧囂和紛擾。人們常說,可以“放下”紅塵,也可以“看破”紅塵,但這滾滾紅塵卻唯獨最愛“辜負”人!當我們奔向所愛的人時,連腳步都會變得輕盈,彷彿整個世界都在為我們歡呼。
然而,有些人的腳步卻顯得異常沉重。他們的步履深重,似乎揹負著千斤重擔。這是因為他們愛得深沉嗎?還是因為身不由己呢?也許,這其中的緣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對於原生家庭,我曾經也有著美好的憧憬。我渴望有一個好媽媽,一個富爸爸,給我溫暖和支援。可是,現實卻總是殘酷的。我並沒有這樣的原生家庭,相反,我經歷了許多傷害和痛苦。
原生家庭的傷害,就像一道深深的傷痕,永遠刻在我們的心上。它讓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充滿了掙扎和困惑,讓我們這輩子都要與複雜貧窮的原生家庭去對抗。無論我們怎麼努力,現實的銅牆壁壘總是無情地將我們捶打得遍體鱗傷。
那種空前的無助感和無力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弱小。我們的智商在這一刻似乎變得毫無用處,無法幫助我們擺脫困境。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我們感到茫然失措,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解決。
我們究竟是在何時悄然長大的呢?是在那些身不由己的瞬間嗎?還是在那些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刻?亦或是在那些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的剎那?又或者是在那些不被愛的日子裡?
有些人常常會為自己荒廢掉的青春而扼腕嘆息,因為在他們荒廢的青春歲月裡,別人要麼在不斷提升自己的智商,要麼在盡情享受戀愛的甜蜜,而他們的青春卻如同沙漠一般荒蕪,沒有水的滋潤,沒有河的流淌,更沒有路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