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術之用途(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歷經無數個日夜的辛勤鑽研與不懈嘗試,阿郎總算參透了那神秘莫測、令人聞風喪膽的情蠱之術的核心要義。
在一個月華如水、銀輝遍灑大地的月圓之夜,萬籟俱寂,唯有微風輕拂樹葉發出沙沙聲響。阿郎屏氣凝神,小心翼翼地將精心煉製而成的情蠱,輕輕地送入了心愛之人阿依的體內。
自那一刻起,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阿依心中悄然蔓延開來。她對阿郎的那份深情厚意愈發濃郁深沉,如陳釀美酒般愈久彌香;而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亦隨之變得堅不可摧,如同鋼鐵鑄就一般牢不可破。
然而,世間萬物皆有其兩面性,這神奇的情蠱之術自然也不例外。其中暗藏著一項令人心悸的禁忌:倘若施展此術之人對受術者心生背叛之意,那麼情蠱將會立刻反噬,毫不留情地給予雙方難以承受的劇痛折磨。
對於這一潛在風險,阿郎心知肚明。因此,他毅然決然地立下莊重誓言——此生此世,永不背棄阿依!無論遭遇何種艱難險阻,都要傾盡所有、全心全意地守護她周全,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阿郎與阿依堅持不懈地努力之下,他們歷經了數不清的艱難險阻,最終成功地跨越了所有障礙,攜手步入了幸福的殿堂。他們那真摯動人、充滿曲折的愛情故事猶如一陣春風,迅速傳遍了廣袤無垠的整個苗疆大地。人們口口相傳,將這段傳奇般的愛戀視為美談,津津樂道。
與此同時,神秘莫測的情蠱之術亦因二人的愛情而聲名遠揚,逐漸演變成了苗疆愛情獨樹一幟的象徵符號。它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橋樑,默默地見證著一對又一對有情人衝破層層阻隔,終成眷屬,從此相依相伴,共度餘生。
然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還存在著另一個令人驚歎不已的奇景——靈魂少司命米那雙與生俱來的陰陽眼。許多人心懷好奇,渴望知曉她透過這雙特殊的眼睛所目睹到的陰界景象究竟為何物?答案顯而易見,那些自然便是遊蕩於幽冥之間的鬼魂了,它們其實就是已逝之人的靈魂。其中,數量最為眾多的當屬在抗日戰爭時期含冤慘死的中國士兵以及無辜受難的普通百姓;其次,則是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部分國民黨士兵;至於死去的日本士兵的靈魂則極為罕見。
這些由於殘酷的戰爭和接踵而至的天災人禍而蒙冤喪命且無人照管的靈魂,如果無法得到應有的超度,便會悄然作祟,給尚在人世的生者帶來各種意想不到的病痛折磨和棘手麻煩。正因如此,那些未能被妥善超度的亡魂往往被認為是引發諸多癔病的罪魁禍首。
在這個神秘而古老的世界裡,存在著一種令人敬畏的現象:許多靈魂渴望得到超度,於是它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尚在人世的人們。那些死去的魂靈如同陰影般悄然降臨,給生者帶來無盡的病痛折磨。被病痛纏身的人們痛苦不堪,四處尋求解脫之道。
就在這時,巫師們挺身而出,他們掌握著神奇的白巫術,能夠施展各種法術來超度這些作祟的靈魂。其中,有一種常見的儀式便是靈魂祭。這一儀式形式多樣,有的需要用香火和金錢供奉神靈;有的則要舉行莊重的巫醫儀式,透過特定的動作和咒語與天地溝通;還有的藉助於虔誠的祈禱力量,期望能感化上蒼。
在眾多的苗族巫醫儀式中,“化水”這一步驟顯得尤為關鍵。巫師們精心焚香,營造出神秘的氛圍,然後口中唸唸有詞地施咒,將普通的清水化為具有神奇療效的聖水。此外,紅包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象徵著人們對神靈的敬意和祈求庇佑的誠意。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名為白巫術,但其實在某些情況下,一些黑巫術也可能採用類似靈魂祭的儀式。然而,兩者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在遠古時期的氏族社會,靈魂祭可是一場極其盛大、莊嚴的儀式,整個族群都會參與其中,共同祭祀祖先和神靈,以祈求平安幸福。而如今,在現代社會中的白巫術儀式更多地側重於治療疾病,幫助那些遭受病痛困擾的人們恢復健康。
儀式感相對來說變得不再那麼濃烈和突出了。與黑巫術“草鬼婆”那令人驚豔的美麗面容相比,從事白巫術的巫醫們由於其用於治療疾病的獨特儀式,往往會選擇一些極其駭人的裝扮。苗族的女巫師常常喜歡使用精美的、鐫刻著神秘巫術圖騰的苗銀首飾來精心打扮自己,這些首飾不僅增添了她們的魅力,更彰顯出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蘊。然而,男子的白巫術巫師則有所不同,他們通常會把圖騰直接繪製在自己的臉龐之上,並採用各種不同色彩的彩色布條,透過結繩圖騰的巧妙方式裝飾於身上所穿的衣物之上。如此一來,整體造型顯得頗為奇特和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苗族的氏族寨子裡,掌控黑巫術的女性陰陽家巫師相較於精通白巫術的男性巫醫而言,確實要漂亮許多。她們可並非如同影視作品裡所刻意描繪的那樣,僅僅因為施展巫術害人便被惡意醜化成陰陽怪氣的怪婆婆形象。恰恰相反,現實中的她們大多都是天生麗質的美女。反觀那些白巫術的男性巫醫,似乎在外貌方面就略顯普通和平凡了。這種鮮明的對比使得苗族的巫術文化呈現出一種別樣的風采和特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古老神秘的世界裡,存在著一種被稱為白巫術的治療方法,專門用於醫治令人困擾的癔病。然而,那些從事白巫術的巫醫們卻並未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通常來說,家境優越、生活富足的家庭絕對不會允許自家孩子走上成為白巫術巫醫這條道路。唯有來自那些家庭經濟狀況稍遜一籌或是相對貧困的孩子們,才會毅然決然地踏上拜師學藝之路,渴望透過掌握這門技藝來改變自身命運。
不過,在苗族這個獨特的族群之中,傳統的重男輕女觀念根深蒂固。這種習俗使得情況變得更為複雜:即便某個家庭具備相當優渥的物質條件,但如果他們不重視女孩且未給予其良好的教育資源,那麼家中的女孩依然與學習黑巫術無緣。相反,只有那些既接受了極為出色的教育培養,又生長於高度重視女性權益的富裕家庭中的女孩子,才有難得的機遇能夠深入研習黑巫術,並有可能最終掌握那令人聞風喪膽的“草鬼婆”法門。
正因如此,當我們審視這些所謂的“草鬼婆”時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她們施蠱下咒往往並非出於對金錢財富的貪婪追求,而是深陷情感糾葛無法自拔所致。這些女子或許曾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悲劇,亦或是遭受過無情背叛,滿腔怨憤無處宣洩,於是便藉助手中的黑巫術力量來報復那些傷害過她們的人。這樣的情節設定不僅為故事增添了一抹濃郁的神秘色彩,更深刻地揭示出人性在面對情感困境時可能產生的極端反應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事件。
在神秘而古老的苗族部落中,女子若要研習那令人聞風喪膽的黑巫術,可不是一件隨隨便便就能開始的事情。她們必須得有老師進行系統性地傳授與指導才行。而這些肩負起教導苗族女孩們學習黑巫術重任的人,要麼是家族中德高望重、備受尊崇的女性親屬;要麼便是女孩親生母親親自出馬,手把手將這祖傳的技藝傳授給自己的女兒。
然而,如果想要拜一位並非親屬關係的“師母”為師來學習黑巫術,那可就沒那麼容易了。首先面臨的便是一系列嚴格的考核以及艱難的考驗。只有透過層層篩選,證明自己具備足夠的天賦、毅力和對黑巫術的敬畏之心後,才有資格成為這位“師母”的弟子,踏上這條充滿神秘色彩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苗族的女子似乎天生就擁有學習巫蠱之術的潛質。幾乎可以說,人人皆有可能成為掌握此術法的高手。而且啊,幾乎每一個苗族的女子手中都緊緊握著自家獨門的、嚴密不可外傳的家族巫蠱秘術。但話說回來,就算學會了這神奇的巫蠱之術又怎樣呢?畢竟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包羅永珍的大學堂,其中的學問可比單純的法術高深得多啦!
通常而言,如果一個人並未特意去冒犯或得罪他人,尤其是那些來自苗族的女子,她們一般是不會輕易對旁人施以蠱術的。因為施展蠱術所需滿足的條件極為嚴苛。首先,若某個男子在情感方面辜負了這名女子,例如背叛、欺騙或者始亂終棄等行為;其次,若是該男子在經濟層面虧待了女方,比如欠債不還、捲走財產或是故意讓女方陷入貧困境地;再者,倘若這男子對施蠱的女子做出極其不負責任之事,諸如拋妻棄子、不聞不問甚至惡意傷害等等。除非這個男人真的深深地傷害到了那個女人的心,否則她絕不會選擇以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報復對方。畢竟,苗族的女子需要歷經如同被撕裂心肺般痛苦且刻骨銘心的仇恨磨礪後,才有可能對如此薄情寡義的負心漢施展蠱術。那麼按照苗疆地區的傳統觀念和評判標準來看,究竟什麼樣的男人才能夠被定義為真正意義上的“負心”之人呢?
那其中所牽涉到的乃是男女之間某些難以啟齒、深藏不露的機密之事。尤其是那些鮮為人知的隱秘角落,比如說吧,當男子與女子已然有過親密無間的肌膚相親之後,然而這個男人卻未能承擔起應盡的責任來。而最為令女子無法容忍的,則是那些連她們自己都羞於向人吐露的私密之事,最終只能默默地含淚吞嚥下所有的委屈,即使心中憤恨難平也無可奈何。女人和男人之間之所以會滋生出如此強烈的仇視情緒,歸根結底還是源自於那份愛恨交織的情感糾葛。雖說表面看來是滿心的怨恨,但實際上這份仇恨恰恰是由深沉的愛意演變而來。正因為如此,她們實施報復的手段才顯得格外隱晦、神秘莫測且絕口不提。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使得那詭異恐怖的草鬼婆黑巫術得以長久地延續下去,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