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空白格(第1/2頁)
章節報錯
需明白,我們每一個人皆是獨一無二、自成一體的存在,絕非其他任何人可以替代或模仿的物件。既然如此,那我們又從何獲取那種能夠左右他人言語和行為的力量呢?畢竟,我們遠非全知全能、神通廣大的神只,也不可能如同古代的君王一般,手握生殺予奪、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可以隨心所欲地對世間萬物做出評判與決斷。歸根結底,當我們置身於廣袤無垠的世界以及浩瀚如煙海的人類群體當中之時,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只不過是其中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一分子而已,猶如遼闊大海里的一粒細沙或者一顆水珠那樣渺小而平凡。身為這個國度裡千千萬萬普通公民中的一份子,我們真的是再平常不過了,甚至顯得有些平庸至極。每當行走在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的鬧市街頭或是擁擠不堪的人流之中時,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似乎盡是那些毫無個性特點、千篇一律的面龐,讓人難以分辨彼此之間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不管是被那些所謂的媒體一概而論地稱呼為“公民”,還是在這滾滾向前的社會洪流當中,被生硬地分類、被無情地規劃,乃至於被迫無奈地隨波逐流,我們每一個人的面龐彷彿都被蒙上了一層朦朦朧朧且模糊不清的馬賽克。這層馬賽克就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讓我們很難清晰地分辨出彼此之間那微不足道的細微差異。
我們是這般的普通和平凡啊!平凡到就好像茫茫大海中的一粒小小的粟米一般,顯得那麼渺小和微不足道。或許只有我們自己,才會把自身視作無比珍貴的寶物吧。正因為這樣,那些自認為“平凡”的人常常熱衷於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去肆意欺凌其他的人;而同樣以“平凡”自我標榜的我們呢,則總是熱衷於跟風附和,盲目跟從別人的言論和行為,對於事情真實的面貌和本質卻選擇視而不見。
尤其是那些可惡至極的黑粉以及毫無底線的噴子們,他們更是相互勾結、狼狽為奸,齊心協力地去編造和製造一件件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的惡性事件。更為可怕的是,他們實施這種惡劣行徑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簡直低得讓人瞠目結舌,甚至比他們那卑劣不堪的人品還要來得更加廉價和不值一提。如此低廉到令人咋舌的犯罪成本以及那扭曲變態、毫無人性可言的犯罪人格,就彷彿是來自地獄深淵的惡魔所親自執導一般,殘忍地導演出了一場接著一場慘絕人寰、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殺戮場景。
可是啊,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居然有那麼多的人沆瀣一氣,心懷不軌地聚集在一起,處心積慮地去謀害一個孤立無援的可憐之人。在這場敵我雙方實力差距如此懸殊的殘酷戰爭當中,他們就像是鋪天蓋地、洶湧而來的蝗蟲過境一樣,對那個無辜之人施以無盡的欺凌和暴虐。可想而知,這樣一邊倒的局面,最終的結局早就已經註定,根本無需多言。
而這一切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深深烙印在人類基因深處的那種可怕的從眾心理。正是因為他們人數眾多,勢力龐大,所以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原本應該由個人承擔的罪惡成本分攤得少之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表面上看,他們所使用的手段似乎並沒有直接沾染鮮紅的血液,但實際上呢?這種群體性的從眾之惡,卻宛如一副沉重無比的枷鎖,緊緊地束縛住了人們的良知和勇氣,讓那些本應挺身而出、伸張正義的人也變得噤若寒蟬,難以掙脫這無形的牢籠,更無法發出代表正義的激昂吶喊之聲。這是多麼巨大的冤屈和悲哀啊!遙望著那片開滿了絢麗多彩的格桑花的廣袤高原,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這片美麗的土地之上,為何會滋生出如此醜陋邪惡的人性之惡?
青藏高原有廣袤無垠的草原、高聳入雲的雪山和澄澈湛藍的湖泊。這片神奇而壯麗的土地彷彿是大自然親手繪製的一幅宏偉畫卷,令人心馳神往。
這裡距離太陽更近,陽光灑下時,金色的光芒如同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華麗的盛裝。白天,天空湛藍如寶石,雲朵潔白似;夜晚,繁星閃爍,璀璨奪目,彷彿伸手可摘。在這裡看星星,它們顯得格外明亮清晰,宛如鑲嵌在黑色天幕中的無數顆鑽石,讓人沉醉於宇宙的浩瀚神秘之中。
青藏高原還孕育著一群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人民。其中,可愛的康巴漢子們身材魁梧,英俊威武,他們騎著駿馬馳騁在草原上,展現出豪邁奔放的氣質。而那些美麗動人的姑娘們,就像盛開在山野間的格桑花一般嬌豔欲滴。特別是像花一樣的卓瑪,她那靈動的雙眸、甜美的笑容以及婀娜多姿的身姿,都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此外,還有那些策馬奔騰的套馬的漢子,他們身手矯健,動作敏捷,駕馭著烈馬在草原上風馳電掣。他們的勇敢和豪放,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獨特的風景。
這裡不僅有瀟灑自由的自然風光,還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虔誠的佛教信徒們三步一叩首,五步一磕頭,向著心中神聖的寺廟前行。他們用自己堅定的信仰,表達對佛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而轉世的活佛,則被視為神靈在人間的化身,受到眾人的尊崇和愛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青藏高原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天堂。人們來到這個更接近天堂的地方參拜與祈禱,因為他們深信,離天空更近的地方,天神能夠更清晰地聽到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在這裡,心靈得到淨化,靈魂得以昇華,彷彿一切煩惱都能煙消雲散。
她將自家孩子寵溺得肆無忌憚、胡作非為,完全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和管教;而我呢,在如此年幼之時便已飽嘗人間辛酸,歷經世態炎涼,受盡了社會無情的折磨與打擊。同樣都是小孩子啊,為何乖巧懂事之人反倒得不到絲毫甜蜜的獎賞?未經他人所承受之苦難,切莫輕易奉勸他人要心懷善良!那些年紀輕輕就被迫接受社會殘酷錘鍊的人們,你又怎能以所謂高尚的道德標準去苛求他們呢?他們整日在風雨中奔波勞碌,艱難地掙扎於生存邊緣,為了能夠活下去竭盡全力。倘若你未曾親身感受過他們所經歷的那種切膚之痛,那麼你根本就無權對他們為了生存而付出的種種努力妄加指責!千萬別讓善良正直之士心寒齒冷,也絕不能讓莘莘學子淪為某個社會體制的送葬者。遙想中國古代那一次次慘痛的朝代更替,無數斑斑血淚無不控訴著同一個問題:當公平正義被踐踏,當百姓疾苦無人問津,社會必將陷入動盪不安的深淵,最終引發一場又一場慘烈的變革。改朝換代,本應是歷史長河中的重大變革,但倘若未能帶來社會文明與進化的實質性轉變,那這般改朝換代不過是徒有其表、毫無意義可言。唯有當人們汲取並接納更為文明且先進的社會體制時,那些深陷苦難之中的人們所發出的幸福祈願,方有可能得到垂憐與回應。
因此,即便在進化之路上需要有所犧牲,也並非全然無謂之舉。於悽風冷雨中,人們得以洞悉人性的複雜多面。這無疑是個令人倍感無奈又難以破解的難題:雖說社會文明能夠不斷演進,但此種進化絕不可悖逆人性。然而,人性與生俱來的特質往往是醜陋乃至無恥的。
儘管如此,我們仍可推動社會與文明的持續進化,只是無法徹底扭轉人性。就如道德這般向人性發起挑戰的學問領域,註定要歷經諸多磨難困苦。於是乎,這便令思維墜入了一個充滿矛盾的迴圈體系當中——文明的進化對道德大加讚頌,可人性卻偏偏站在了道德的對立面。人們一方面渴求著自身及社會的進化,期盼著能有風輕雲淡的社會環境以及安居樂業的百姓生活;另一方面,面對人性與道德之間那難以調和的衝突,又常常感到無所適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人性的本質往往呈現出自私自利、男盜女娼、為非作歹、胡作非為、弱肉強食以及殺人放火等醜惡現象。如此一來,這難道不是一種巨大的矛盾嗎?面對這樣嚴重的矛盾,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化解它呢?有人可能會說依靠法律,但問題在於,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真的能夠輕易地接觸到法律嗎?他們或許缺乏足夠的資源和途徑來尋求法律援助,甚至對法律的存在都知之甚少。那麼,道德是否能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良方呢?可人性的本質似乎已經與道德背道而馳,毫無德行可言。如果寄希望於輿論,那豈不是太過荒謬?畢竟,輿論的本質往往是為資本家所操縱和利用的工具罷了。
於是乎,當窮人們遭受欺凌時,他們還能依靠什麼呢?是依靠那令人心寒的人情冷漠嗎?還是仰仗那淒厲的寒風、苦澀的雨水?亦或是指望那不斷加劇痛苦的雪上加霜?或者乾脆就接受那來自他人的落井下石?甚至是默默地承受被整個世界所遺棄的悲慘命運?顯然,這些都無法真正給予他們有效的保護和支援。因此,請不要讓善良的人心灰意冷,因為當一個好人伸出援手拯救了你之後,若你卻反過來狠狠地反咬他一口,那麼很有可能,這位曾經的好心人將會因為你這致命的一擊而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力量去繼續行善積德了!
曾經,文學藝術宛如那高高在上、令人頂禮膜拜的“不朽之作”,散發著神聖而迷人的光芒。然而,時光流轉,如今它卻如同失去光環的星辰般,黯然從神壇跌落。與此同時,曾一度風光無限的網路文學,亦步入了發展的瓶頸之境。
遙想兒時,對文學的那份崇拜與敬仰猶如熊熊烈火,燃燒於內心深處。那時,文學在我的眼中彷彿是一座神秘而莊嚴的殿堂,充滿無盡的智慧和魅力。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份情感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知不覺間,文學竟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種消遣方式,一種閒暇時用以打發時間的學問罷了。
不得不感嘆,社會的進化速度實在驚人,尤其在我們八零後的成長曆程與認知變遷中,這種感覺尤為強烈且顯著!回首往昔,那歷經數千年未曾改變的抹胸禮服,儘管華美典雅,但在如今這個追求個性與獨特的時代裡,卻顯得如此單調乏味,缺乏應有的個性魅力。
相反,那些個性鮮明、標新立異的“朋克風”服飾,雖能在短時間內引領時尚潮流,吸引眾人目光,但其風靡之勢卻如曇花一現,短短不足一個世紀便已悄然退去。那麼,究竟何為真正的經典呢?是那不斷推陳出新的剪裁技巧,還是能夠穿越時空、經久不衰的“魏晉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