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來,整個廢品站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快到下班的時候,邊作軍去倉庫看了一眼。

兩個分揀員還算盡心盡力,那些能二次銷售的,都整理出來放在一邊。

邊作軍看了看,大多都是一些書,雜誌等等。

其中,這倆分揀員還分揀出了一些書信。

這些是夾雜在書本刊物中的,信封上的毛筆字,一筆一劃,頗有大家風範。

邊作軍開啟看了一下,書信內容,有出版社社長祝賀的,也有名作家,寫信給編輯,探討出版後續事宜的。

雖然不算是文物之類,但是也有收藏價值。

薄薄的一封信,留下來,帶來的利潤,卻可以用一本萬利來形容。

這就是廢品裡淘寶的魅力。

不客氣的說,今天的一本《新青年》創刊號,就能抵得上整個廢品站的價值。

他看完以後,很滿意。

這才是第一天,一切才剛剛開始。

從廢品倉庫出來,邊作軍就要準備下班。

結果,錢永強騎著腳踏車,風風火火的回來了:“快,來搬磅秤上車,再來兩個人登記。”

“小當,你算一個。”

說完指揮著人,往車上搬那種廢品站專用的磅秤。

“哦。”小當被錢永強調教的特別聽話,也不問是跟去什麼事兒,就乖巧的跑過去。

邊作軍聽到動靜,出來檢視。

錢永強看到邊作軍,哈哈大笑:“軍子,我正要開車,去垃圾場那邊,現場收購破爛,你要不要一起去?”

“正好,一輛解放車,怕是還不夠用呢。”

“你是沒看見,去的時候,那些拾荒的,還猶猶豫豫的。”

“可到了地方,開始撿起來,一個個跟瘋了一樣,拼命的幹,根本不願意停手。”

“這不,我回來開車帶人過去,現場收購。”

“放心,我都讓他們分類好了,回來基本不用怎麼搞分類。”

這樣可以節省廢品站的人力。

他們只要定時去稱重算錢,拉回來就成。

邊作軍聽完遲疑了一下,算了算時間,然後說:“強子,你先去收購,我去接一下詩蘭。”

這樣什麼都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