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伊基塔在比賽中來了個蠍子擺尾。

最先知道的是球場看球的觀眾,然後是電視機前的觀眾。

成功了自然名聲大噪。

失敗了,頂多也就是聽聽球場上的罵聲。

或者是被電視機前的觀眾隔空臭罵兩句。

不痛不癢,球員們幾乎不會受到影響。

但在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通常你罰丟了一個點球,比賽結束後在個人社交賬號下都會罵聲一片。

再加上,未來的足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這就造成了球員們彷彿是一顆顆工廠加工好的螺絲一樣。

他們不會有什麼個性了,因為一次的失誤,可能就會斷送一個人的職業前途。

如果你覺得不對,你可以去問問曾經的利物浦門將卡里烏斯。

這位大哥在歐冠決賽中,手拋球砸在了本澤馬身上,結果造成了烏龍球。

後面又來了一次黃油手,結果直接造成了球隊的落後。

在那之後,他很快就淡出了主流視野中。

原本的足球,一支球隊內的球員水平,大部分都是6575。

偶爾蹦出一個90的,那就是極富個性的天才!

可自從2010年後,不光是豪門開始普遍進行科學訓練。

就連普通球會都開始進行了這樣的訓練。

也是,球員們普遍的能力漲到了80左右,再冒出一個90的球員。

他還敢浪嗎?

於是,比賽中決定勝負因素的關鍵,從球星逐漸轉向了主帥。

但同樣,主帥們的業務能力也在進步。

於是現在足球就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僵持的狀態。

這也是為何,新球迷總說老球迷是遠古吹。

老球迷總說新球迷山豬沒吃過細糠的根本原因。

林洛就經歷過那個年代。

憑心而論,他們這一代人的能力,普遍要比2002年世界盃那一茬體育隊訓練出來的球員,更強一些。

當然,並不是說林洛要比馬明宇強,說的是那個時代的球員。

那個時代的球員,最起碼在體能上一部分都無法完成yoyo體測。

但後來培養出來的球員,為什麼基本都能過了yoyo體測呢?

縱向相比,確實是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