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賺點錢,盒飯都捨不得好的吃,把錢省出來給你報班。”

“你看看,你學了個什麼xx玩意!?”

循著有些熟悉的樓梯,海鬥跟著聲音走到了八樓。

那是樓上的一戶人家在打孩子,那個小孩子嘴巴都被打紅了,瑟瑟的站在那裡,低著頭。

“又只有三十幾分,你對得起我們嗎?”他的父親不依不饒地將手中揉的皺巴巴的試卷甩在小孩身上。

那孩子還是一動不動,哪怕被試卷砸到,也依舊低著頭默不作聲,眼睛紅紅的,像是剛哭過。

“小林,你答應爸爸媽媽以後好好讀書,爸爸媽媽砸鍋賣鐵都供你讀書,你倒是爭點氣啊。”

那孩子抬頭看了他們一眼,想說什麼的樣子,卻還是沉默低下頭。

那男人一看這麼火氣更大了,又是兩巴掌打過去。

街坊鄰居連忙上前把孩子護住。他們表現很神奇,紛紛對那孩子說。

“快給你爸媽表個態,以後一定好好學習。”

“快給你爸媽道個歉,下次一定考好。”

海鬥眯眯眼,他無法理解這樣的邏輯,明明打人的是家長,孩子是受害者,為什麼那孩子要給父母道歉表態。

“爸爸媽媽,對不起……我錯了。”那小孩一邊流著淚一邊聲音顫抖地道歉,像是犯下了彌天大錯,非要所有人原諒才得超脫。

“這就對了,要好好讀書回報父母。”那些鄰居們咧嘴一個個都笑著,像是做了什麼大善事,他們內心都感到異常滿足,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像幫助盲人過馬路一樣是對的。

那根本是兩回事,可人人都這麼做,正確與錯誤的界限就變得模糊不清了。

這場畸形的表演很快落幕,街坊鄰居紛紛各回各家,這家人的爸媽也先回去了他們家裡。

只有這孩子,站在樓梯口,懷抱著一本數學書,呆呆地望著窗外。

自己……也曾是這樣的吧,海鬥苦笑了一下,勾起了一些不太好的更為久遠的回憶。

他走到那孩子的身邊,伸出手遞給他一包餅乾。

“臉還疼嗎?”

“謝謝……”那孩子沒有接過餅乾,通紅的臉上還留著那兩個醒目的巴掌印。

“成績不好不是你的錯,有的人天賦在讀書,有的人天賦在踢球,盡力就好。”海鬥拍了拍他的肩膀,試著鼓勵下小孩。

可那孩子微微低著頭,手指不安地在翻得有些皺的數學書封面上划動著。他才小學二年級,居然露出絕望的表情。

“我對不起爸媽,他們起早貪黑的賺錢送我讀書。”

“但是我的成績太差了,給他們丟人。”

悲哀,憤怒,那時的海鬥更為感性一些,他無法理解那些成天把自己的奉獻掛在嘴邊的父母。這些父母只是把養孩子當成一種投資,一旦有了虧損的跡象就暴怒不止。

事實上孩子們對父母的愛遠比這些所謂的奉獻更加純粹,因為他們的愛出於本能。他們不會因為貧窮就嫌棄父母;不會因為父母沒本事就亂髮脾氣;哪怕父母傷害了他們,他們還是會一遍遍的原諒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