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水篇第十二(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水篇第十二一)
話說有一天,黃帝閒來無事,就對岐伯說:“岐伯啊,咱倆聊聊那個經絡的事兒吧。你說咱們人體有十二條經脈,它們在外面跟十二條大河對應著,在裡面呢,又跟五臟六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十二條大河啊,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有寬有窄,離咱們也有遠有近。再看看咱們的五臟六腑,嘿,位置有高有低,大小也不一樣,吃下去的糧食呢,那更是有多有少。我就納悶兒了,這經絡和大河、五臟六腑之間,到底是怎麼個對應法兒啊?”
岐伯一聽,心裡暗想:這黃帝陛下今兒個這是怎麼啦?怎麼對這事兒感興趣了呢?不過既然陛下問了,那我就得好好回答。於是岐伯就說:“陛下啊,您這問題問得太好了!您想想看,那天上的高度,咱們沒法兒量;那地有多大,咱們也沒法兒測。這不就跟咱們人體一樣嘛,生於天地之間,六合之內,那天的高、地的廣,哪兒是咱們人力能丈量得出來的呢?”
黃帝一聽,樂了:“哈哈,岐伯啊,你這是在誇我呢,還是在誇天地呢?不過你說得倒也在理,咱們人體確實是個小宇宙,跟天地對應著呢。”
岐伯接著說:“陛下,您看咱們普通人,八尺高的個子,那皮肉都在那兒擺著,咱們用手摸摸、量量,就能知道個大概。這人要是死了,咱們還能解剖開來,看個究竟。那五臟六腑的堅硬還是脆弱,六腑的大小,吃下去的糧食多少,經脈的長短,血的清濁,氣的多少,這些啊,都有個定數。”
黃帝一聽,更感興趣了:“哦?還有這事兒?那你快說說,這十二條經脈,哪些是多血少氣的,哪些又是少血多氣的,還有哪些是血氣都多或者都少的?”
岐伯一聽,心說:這黃帝陛下今兒個是較上勁兒了,非得把這事兒問個明白不可。於是岐伯就耐心地解釋起來:“陛下啊,這事兒說起來也簡單。您看那手太陰肺經,那就是多氣少血的;手陽明大腸經呢,就是多血多氣的;足陽明胃經,也是多血多氣的;足太陰脾經,那就是少血多氣的……這十二條經脈啊,各有各的特點,也各有各的功能。”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哎呀,岐伯啊,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那這些經脈要是出了問題,咱們針灸的時候,是不是也得根據它們的特點來呢?”
岐伯點了點頭:“陛下說得沒錯。您看那針灸啊,刺得深淺,灸得壯數,那可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那手太陰肺經吧,要是出了問題,咱們針灸的時候,就得刺得淺點兒,灸得壯數也別太多;要是手陽明大腸經出了問題呢,那咱們就得刺得深點兒,灸得壯數也得多點兒。這啊,都得根據經脈的特點來。”
黃帝一聽,高興得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你可真是我的知音啊!今兒個咱倆這一聊啊,我可是茅塞頓開啊!以後這針灸的事兒啊,我就更有信心了!”
岐伯一看黃帝這麼高興,心裡也很高興:“陛下啊,您這可是過獎了。咱們中醫啊,講究的就是個整體觀念、辨證施治。您看這經絡啊,它可不是孤立的,它是跟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有著密切的聯絡的。所以咱們在治療的時候啊,一定得全面考慮、綜合分析才行。”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對對對!岐伯啊,你這話說得太對了!以後啊,我就得按照你這個思路來治病救人!”
說到這裡啊,黃帝突然話鋒一轉:“岐伯啊,你說咱們中醫這經絡理論啊,怎麼這麼神奇呢?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岐伯一聽這個問題啊,心裡就有點兒犯嘀咕了:這黃帝陛下今兒個這是怎麼啦?怎麼淨問些這麼深奧的問題呢?不過既然陛下問了,那我就得好好回答。於是岐伯就說:“陛下啊,這事兒啊,說來話長了。您看咱們古人啊,那可是很聰明的。他們透過觀察自然現象、人體變化啊,就慢慢地總結出了這套經絡理論。這經絡啊,它就像咱們人體的交通網路一樣,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給聯絡起來了。所以咱們在治療的時候啊,只要找準了經絡上的穴位啊,那就能事半功倍了!”
黃帝一聽啊,眼睛又亮了:“哎呀,岐伯啊,你這麼一說啊,我就更明白了!這經絡啊,它就像是咱們人體的導航系統啊!只要咱們跟著它走啊,那就能找到病根兒、治好病了!”
岐伯一聽黃帝這麼說啊,心裡也很高興:“陛下啊,您這可是說到點子上了!這經絡啊,它就像是咱們人體的導航系統一樣!只要咱們掌握了它啊,那咱們就能在治療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了!”
黃帝某天閒來無事,就跟岐伯聊起了天。黃帝說:“岐伯啊,我聽說了一些中醫的道理,聽起來耳朵倒是挺爽的,但心裡卻是霧裡看花,完全不解其意啊!你能不能給我來個終極講解,讓我徹底明白?”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這事兒啊,得從頭說起。咱們人呢,別看天天忙忙碌碌的,其實跟天地、陰陽的關係緊密著呢,簡直就是天地間的‘小靈通’,陰陽變化的‘跟屁蟲’。這裡面的門道,不深究可不行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心想:這岐伯今兒個是要放大招啊,趕緊洗耳恭聽!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中醫大講堂:“咱們先說天地吧。你看那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地上的山川、河流、草木,這些都是大自然的傑作。它們可不是亂來的,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太陽每天東昇西落,這就是天地間的陽氣在運作;月亮呢,圓了又缺,缺了又圓,這就是陰氣在搗鬼。咱們人呢,作為天地間的‘小靈通’,自然也得跟著這個節奏走。”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點了點頭,說:“嗯,這個我懂,就是天人合一嘛!”
岐伯豎起大拇指,說:“對頭!天人合一,就是咱們中醫的核心理念之一。再來說說陰陽吧。陰陽啊,就像咱們生活中的男女、白天黑夜、冷熱寒暑一樣,是相對的,也是互補的。咱們人的身體呢,也是個陰陽平衡的小宇宙。陰呢,就像是咱們身體裡的水分、血液這些滋潤的東西;陽呢,就像是咱們身體的熱量、活力這些熱騰騰的東西。陰陽平衡了,身體就健康;陰陽失衡了,身體就要出問題。”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說:“那要怎麼保持陰陽平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