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篇第十(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有一天,雷公這傢伙又跑來找黃帝聊天了。他一臉好奇地問:“黃帝,我一直想知道那個腎足少陰之脈到底是怎麼個走法?能不能給我講講?”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喲,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好!來來來,我給你細細道來。”
黃帝輕輕地清了清嗓子,彷彿是要喚醒沉睡中的古老智慧,正式開啟了他的“腎足少陰之脈奇幻之旅”。“腎足少陰之脈!這傢伙,嘿,從小就愛搞點小動作,悄悄地從你的小趾下面溜出來,開始它的奇妙旅程。”
“想象一下,夜深人靜的時候,你的小趾下面彷彿有個小小的探險家,它名叫‘腎足少陰’,正踮著腳尖,準備開始它的冒險。它先是斜著跑到足心,那裡有個穴位,大名鼎鼎的湧泉穴!對,就是那個你晚上泡腳時,覺得暖流直湧心頭的神秘之地。湧泉穴,就像是腎經的小溫泉,溫暖著你的雙腳,也溫暖著你的心房。”
“但咱們的這位小探險家可不會就此滿足,它又從湧泉穴出發,溜達到了然谷穴的下面。然谷穴啊,藏在內踝前下方,你要是仔細摸摸,會發現那裡有個凹進去的小窩,就像是大自然特意為腎經準備的一個小秘密基地。這個小門戶,雖然不起眼,卻是腎經能量流轉的重要通道,就像是經絡世界裡的一個小小驛站,等待著腎氣的補給和休息。”
“接下來,咱們這位調皮的腎足少陰之脈,就開始繞著內踝後面玩起了捉迷藏。它時而露出頭來,時而又藏進肉裡,像是在和你開玩笑。最終,它別出心裁地鑽進了腳跟裡,沿著小腿肚子內側,開始了一段向上的征途。這一路,它可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帶著滿滿的腎氣,滋養著沿途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穴位。”
“到了膝蓋窩的內側,也就是委中穴的旁邊,腎足少陰之脈依舊沒有停歇,它像是被什麼神秘力量牽引著,繼續往上竄。這一路上,它可是經過了不少中醫裡的明星穴位,比如復溜穴。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寸的地方,就像是腎經路上的一座燈塔,指引著腎氣的流向。你知道嗎?這個穴位可是治療水腫、腹脹的高手,就像是中醫裡的‘消腫神器’,輕輕一按,就能幫你解決不少煩惱。”
黃帝越說越起勁:“再往上,它就穿過大腿內側的後邊,一路直奔脊柱而去。到了脊柱那兒,它就找到了自己的‘大本營’——腎臟,還順便跟膀胱打了個招呼,絡了一下膀胱經。哈哈,這傢伙可真是會串門兒啊!”
“不過啊,它還沒玩夠呢!有些調皮的分支直接從腎上竄到肝和膈肌之間,再衝進肺裡,繞著喉嚨跑一圈,還夾著舌頭根部不放。你說這像不像一個調皮的小孩兒在人家家裡搗亂?”黃帝邊說邊比劃,逗得雷公哈哈大笑。
“還有啊,有些更調皮的,從肺裡溜出來,又跑到心臟那裡去串門,最後注入胸中。這傢伙,真是無處不在啊!”黃帝搖了搖頭,一臉無奈又帶著幾分笑意。
“那麼,這傢伙要是動起來了,會怎麼樣呢?嘿,那可就熱鬧了!你可能會覺得餓,但看到吃的又不想吃;臉上呢,可能會像塗了黑漆的柴火一樣黯淡無光;咳嗽吐痰時還可能有血;喘起氣來跟拉風箱似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眼睛還迷迷糊糊的,好像啥也看不見;心裡呢,就像被懸在半空中一樣,慌慌的,餓餓的。這都是腎足少陰之脈在搗亂呢!”黃帝說完,自己先笑了起來。
“要是腎氣不足啊,這傢伙就更調皮了。你可能會變得特別膽小,心裡惕惕的,就像有人隨時要抓你一樣。這種情況啊,中醫上叫‘骨厥’。都是因為腎氣不足,骨頭裡的那股子勁兒使不上啦!”黃帝拍了拍雷公的肩膀,笑得那叫一個開心。
“這一提腎經啊,簡直就像是開啟了潘多拉的盒子,裡面的“小妖精”們咱們這兒特指各種症狀哈)是一個接一個地往外蹦躂,熱鬧得跟廟會似的。首先說說這口熱、舌幹吧,就像是嘴裡含了塊剛出爐的燒餅,乾巴巴還燙嘴,連喝水都不解渴。這時候啊,中醫就會告訴你,這可能是腎陰不足,腎經這條“小溪流”缺水了,得趕緊滋陰補水,不然這“河床”都得乾裂了。想象一下,如果腎經是個快遞小哥,這水分就是它要送的“清涼包裹”,送不到位,咱們嘴裡就得“冒火”了。
再來談談咽喉腫痛、上不來氣,這感覺就像是脖子上纏了一圈無形的綢帶,越勒越緊,連說話都得悠著點,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嗓子給“勒斷”了。在中醫看來,這往往是腎經不暢,火氣上衝的結果。腎經要是堵了,就像高速公路上出了車禍,後面的車全堵那兒了,火急火燎地想找出口呢。這時候,咱們得疏通經絡,給腎經“鬆鬆綁”,讓它順暢起來。
咽乾咽痛,那可是讓人連咽口水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觸動了“疼痛開關”。心煩意亂、心痛,這更像是心裡裝了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砰”的一聲爆炸,讓人坐立不安。這些症狀啊,中醫常說跟腎水不能滋養心火有關,腎經就像是給心臟送“滅火器”的,要是送不及時,心火就得燒得旺旺的,咱們的心情自然也就跟著“火冒三丈”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疸,這事兒可不小,面板、眼睛黃得像秋天成熟的麥田,看著是挺喜慶,但身體裡頭可就不那麼樂觀了。拉肚子,這腎經一搗亂,腸胃也跟著起鬨,一天跑好幾趟廁所,都快成“廁所所長”了。這時候啊,中醫調理,就像是給身體請了個“維修工”,把腎經這條路上的“坑坑窪窪”給填平了。
說到脊柱和大腿內側後邊疼痛,那感覺就像是背了個沉重的揹包,走哪兒都累得慌。痿症、厥症,聽著就讓人心裡發憷,身體軟綿綿的,使不上勁兒,或者是突然暈倒,跟演古裝劇似的,但其實都是腎經氣血不足鬧的。
還有那特別愛睡覺,腳底下熱乎乎的還疼,就像是身體在說:“哥們兒,我太累了,讓我多睡會兒吧,至於腳嘛,它自己燒開水呢!”這其實是腎經虛火上炎,得給它降降溫,不然這“小火爐”可就得一直燒下去了!”
“那麼,怎麼治療這些毛病呢?簡單!盛了就瀉一瀉,虛了就補一補。要是熱了,就快點扎針;要是寒了,就多留會兒針。要是陷下去了,那就灸一灸。要是不盛不虛呢,那就按照經絡的走向來扎針。哈哈,這下你明白了吧?”黃帝得意洋洋地看著雷公。
雷公聽得一愣一愣的,半天才反應過來:“黃帝,你這說得也太複雜了吧?能不能簡單點兒?”
黃帝一聽,又笑了起來:“好好好,那我就給你簡單說說。灸的時候啊,你得多吃點好吃的,讓身體長點肉。還有啊,別系那麼緊的腰帶,頭髮也披下來放鬆放鬆。走路的時候呢,拿個大棍子,穿雙重鞋子,這樣走得穩當點兒。哈哈,這樣解釋,你是不是明白了?”
雷公一聽,眼睛一亮:“明白了明白了!黃帝,你這解釋真是太接地氣了!”
黃帝笑著點了點頭:“還有啊,要是腎經盛了,寸口脈就會比人迎脈大兩倍;要是虛了呢,寸口脈就會比人迎脈小。這下你記住了吧?”
雷公連連點頭:“記住了記住了!黃帝,你真是我的偶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