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一(二十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岐伯接著說道:“厥陰這傢伙一來,嘿,那就熱鬧了,咱們的身體就像是被調皮的風給撩撥了一樣,到處‘撓動’,感覺就像是有人在背後給你撓癢癢,但你又找不到那個‘搗蛋鬼’。而且啊,它還喜歡玩‘迎隨’遊戲,一會兒來這兒,一會兒去那兒,讓人捉摸不透。”
接著,少陰來了,它一來,那可不得了,簡直就是自帶“高光濾鏡”加“火焰特效”!讓人感覺眼前一亮,彷彿整個世界都明亮了起來,不過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哦,因為“高明焰”往往意味著身體有點“上火”了,像是吃了太多辣椒後的那種感覺。而“曛”呢,就像是黃昏時分,天邊那抹淡淡的晚霞,雖然美,但也預示著一天的結束,放在身體上,可能就是精力有點衰退的意思。
然後,輪到太陰上場了。太陰一來,整個世界都暗了下來,就像是被一塊大大的黑布遮住了,沉陰沉陰的,還伴隨著“白埃”——想象一下,霧霾天裡,你戴著口罩,眼前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清。這時候,你的心情可能也會跟著“晦暝”,就是心情低落,感覺啥都不順。不過別擔心,這只是暫時的,咱們的身體可是有自我調節能力的!
接下來,少陽來了,它就像是早晨的第一縷陽光,讓人眼前一亮,充滿了希望。“光顯”嘛,就是光明磊落,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而“彤雲”呢,就是天邊那紅彤彤的雲彩,預示著好天氣要來了。不過,“曛”又一次出現了,這裡可以理解為少陽也有那麼一點點“反覆無常”,就像天氣,早上陽光明媚,下午可能就轉陰了。
陽明一來,那可真是“煙埃滾滾”,就像是沙塵暴來襲,空氣中瀰漫著細小的顆粒,讓人呼吸都不順暢。而“霜”呢,就是冷得讓人直打哆嗦,感覺像是被冬天提前擁抱了一樣。陽明還帶來了“勁切”和“悽鳴”,就像是寒風凜冽中,樹枝被吹得呼呼作響,讓人聽了心裡都發毛。不過,這也提醒我們,該添衣保暖啦!
最後,太陽來了,它就像是戰場上的大將軍,剛固無比,堅不可摧。它的到來,讓一切都變得“堅芒”——就像是被鋒利的劍刃所包圍,充滿了力量感。而“立”呢,就是站穩腳跟,屹立不倒,象徵著身體的強健和穩定。
其實岐伯是在告訴我們,自然界的六氣風、熱、溼、火、燥、寒)進入人體後,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咱們得學會觀察身體的反應,及時調整,保持健康。
岐伯捋了捋長鬍子,慢悠悠地又開口說:““厥陰”這傢伙,它一來,咱們肚子就開始“緊急集合”了,感覺就像吃了過期外賣,裡急後重,急著找廁所卻又排不出來,那叫一個尷尬又難受啊!想象一下,你在重要會議上,突然肚子開始“抗議”,那場面,嘖嘖,簡直比電影裡還精彩!
接下來是“少陰”,這傢伙一來,咱們的面板就開始“起義”了,不是長個小包包瘍胗),就是全身發燙,感覺自己能烤熟一隻雞。這時候,你千萬別想著去泡溫泉或者曬太陽,不然你可能會變成“烤乳豬”哦!
然後是“太陰”,它一到,咱們的身體就像被“積水潭”佔領了,肚子脹得跟懷孕似的,吃東西不消化,打嗝都帶著水聲,彷彿肚子裡藏了個小型游泳池。這時候,你得小心,別一個不小心,真把自己當成“海王”了!
說到“少陽”,這傢伙就比較調皮了,它一來,你就得準備好紙巾了,為啥?因為它會讓你不停地打噴嚏,還會讓你吐得昏天黑地,就像是喝了假酒一樣。更慘的是,它還可能在你臉上、身上留下幾個“戰鬥痕跡”瘡瘍),讓你瞬間從帥哥美女變成“痘神”。
再來說說“陽明”,這傢伙一出現,你的身體就變得“輕飄飄”了,像是被注入了氫氣,但這可不是好事哦,因為這種“浮虛”感其實是身體虛弱的表現,感覺就像是靈魂出竅,飄在空中,隨時可能“飛昇”似的。
然後,“太陽”來了,這傢伙可不客氣,直接讓你的關節“罷工”,彎腰、伸腿都變得異常艱難,感覺自己一夜之間變成了“鋼鐵俠”,只不過這盔甲是生鏽的,動起來“嘎吱嘎吱”響,讓人哭笑不得。
黃帝聽完,哈哈大笑:“岐伯兄,你這解釋真是絕了,既生動又有趣!”
不過,咱們笑歸笑,學歸學,這些其實都是中醫理論中的“六淫”致病特點,每種“淫”對應著不同的身體反應,是古人對自然界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關係的深刻洞察。
當然了,中醫講究的是“治未病”,提前預防總比事後補救強。比如,感覺“厥陰”要來了,咱就少吃點生冷,多穿點衣服,保護好肚子;遇到“少陰”,多喝水,吃點清淡的,別讓身體“上火”;至於“太陰”,那就得注意飲食衛生,別暴飲暴食,給腸胃減減壓。
至於治療嘛,中醫方劑可是個大學問,比如對付“少陰”引起的身熱,咱們可以用個簡單的“竹葉石膏湯”。這個方子啊,你得準備竹葉15克想象一下,這些竹葉就像是小船的帆,幫你身體裡的熱邪“揚帆遠航”)、石膏30克石膏就像個天然的空調,給身體降溫)、半夏9克半夏就像個清潔工,幫你清理體內的垃圾)、麥冬20克麥冬就像個滋潤的小雨滴,給乾燥的身體補充水分)、人參6克人參嘛,自然是補充元氣的啦,讓你更有力氣對抗病魔)、甘草6克甘草就像個和事佬,調和各種藥物,讓它們團結一致對付敵人)。把這些材料放在一起,加水煮煮,一碗清香四溢的湯藥就完成了,喝下去,保證你舒服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脈象嘛,那可是中醫診斷的“獨門秘籍”。比如,如果你感覺自己“陽明”不足,脈象可能會變得“浮而無力”,就像是風箏的線,雖然飄著,但一點力量都沒有。這時候,你就得找中醫大夫好好瞧瞧,讓他們幫你把把脈,開個方子,調理一下身體了。
岐伯又悠悠地說:“厥陰一到啊,就像是家裡的水管突然堵了,不過它不是堵在水槽裡,而是堵在你的經絡裡,你會感覺到一種“支痛”,就是那種“哎呀,這兒疼那兒也疼,說不清的疼”的感覺,就像是身體在跟你玩捉迷藏,疼痛一會兒跑這兒,一會兒跑那兒,讓你摸不著北。想象一下,你正在追劇,突然胸口一緊,“哎喲喂,不會是心臟病吧?”結果揉揉又沒事了,轉眼腿又開始抽筋,這就是厥陰在跟你逗悶子呢!
接下來,輪到“少陰”這位小調皮了。少陰一來,嘿,那可熱鬧了!你可能會突然變得一驚一乍的,就像看到了鬼一樣別真被嚇到哈),還怕冷得直打哆嗦,心裡頭那個慌啊,就像考試沒複習,老師突然說要考試一樣。更有趣的是,你還可能開始說胡話,比如“我昨晚跟外星人喝茶了”,周圍的人估計得一頭霧水,心想:“這傢伙是不是燒糊塗了?”其實,這都是少陰在搗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