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農民,很多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他們卻對讀書人有種近乎盲目的崇拜,尤其是當他們看到秦三郎能考上榜首的時候,他們無比希望自己的子孫也能跟秦三郎一樣有出息。

然而讀書不僅費錢,還費時間。

普通人家為了能多賺點錢,每天從早忙到晚,哪怕是孩子也要幫著幹活兒,哪裡還有時間讓孩子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去學堂念書?

可如果東河莊有了學堂,孩子們上學就很方便了,不用趕路,省出來的時間能幫家裡幹些活兒。

這樣一來念書幹活兩不誤,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紛紛稱讚建學堂是有利於子孫後代的善舉。

等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王有福這才出聲,示意大家都冷靜下來。

“我們之所以決定建造學堂,是因為秦家出了五十兩銀子。”

說到這裡,王有福特意拿出那張五十兩的銀票給大家看。

很多村民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多的錢,忍不住伸長脖子去看,臉上滿是稀奇。

周光祖咳了兩聲:“秦家最近做生意賺了些錢,想必這事兒大家也都知道了,可他們家沒有忘本,在自家富起來的同時,還不忘拉咱們這些鄉親們一把,所以我不想再聽到村裡有人在議論秦家人的是非,我不希望秦家人付出了善意,卻換來咱們的忘恩負義!”

這話說得很多人都羞愧無比。

秦家出錢給村裡蓋學堂,讓他們的子孫後輩能有機會念書,可他們卻不知好歹,還反過來中傷秦家的名聲。

想想都覺得臉上臊得慌!

接下來王有福和周光祖就著蓋學堂的事情,跟村民們商量起來。

等一切事情都談妥之後,眾人各自回家。

這些村民回去之後越想越覺得愧疚,次日一大早,很多人都拎著雞蛋米麵之類的東西去了秦家。

唐蜜剛吃完早飯,就見到一大堆人跑來家裡。

他們先是東拉西扯地說了幾句,然後就把手裡的東西全都一股腦兒地塞給唐蜜,說這是給他們秦家賠罪的,然後便特別不好意思地走了。

唐蜜本想留他們吃個午飯再走,可那些人走得飛快,她喊了好幾聲都沒能喊住。

她看著麵前的雞蛋米麵,一頭霧水。

這些人到底是來幹嘛的?

唐蜜去找秦穆詢問此事。

秦穆最近的傷勢好轉了許多,已經能拄著柺杖下地行走,但重活兒還是幹不了。

他拄著柺杖行動不便,很少出門,對村裡最近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秦穆把秦烈叫過來,詢問村裡最近出了啥事兒?為什麼村裡人都往他們家送東西?

秦烈也不清楚。

最後他們又把秦容找來詢問,這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村民們是來為近日中傷秦家名聲的事情來道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