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的人口比老楊頭家還要少,全家就兩口人,除了高高瘦瘦的宋書生,就隻有宋書生的年邁母親。

得知有人上門來買牛乳,宋書生連忙領著眾人去後院的牛棚,指著旁邊的兩大桶牛乳:“這是我今早上擠出來的,這些夠了嗎?”

現在天氣冷,牛乳表麵已經結了一層薄冰。

秦穆直接問價錢。

宋書生:“兩桶十文錢。”

秦穆沒有還價,當場付了錢。

宋書生接過十個銅板,高興壞了。

平日裡他要賣牛乳,還得走上十幾裡路,送去鎮上賣,現在他不用出門就能把牛乳賣出去,價錢雖然差不多,但卻省了好大力氣。

秦穆和王長勝去搬牛乳的時候,注意到牛棚裡麵還有個小牛犢。

秦穆動作一頓,忍不住問道:“你這牛犢幾個月了?”

宋書生:“四個月了。”

“是公的還是母的?”

“母的,”宋書生頓了頓,目露疑惑,“你問這些做什麼?”

“我是想問問,你家這小牛犢賣不賣?”

宋書生愣了下,隨即說道:“賣啊。”

現在這是寒冬,外麵找不到新鮮的牧草,宋書生隻能用家裡屯下來的幹草餵牛。可是囤貨有限,再加上小牛犢胃口好,吃得賊多,家裡的幹草數量飛速減少。

再這樣下去,家裡的幹草很快就會被吃光,到時候三頭牛都得挨餓。

這段時間宋書生一直在琢磨賣牛的事情,兩頭成年奶牛可以產奶賣錢,賣掉肯定不劃算,要賣也隻能賣小牛犢。

原本宋書生是想把小牛犢拉到鎮上賣掉,可是天寒地凍路又滑,他一個人拉著個小牛犢實在不好趕路,隻得將此事一拖再拖。

沒想到今天居然有人主動上門來買牛犢,宋書生頓時就樂開了懷,連忙說道。

“你要買的話,一兩銀子就行了。”

秦穆沒說話,旁邊的老楊頭已經開口:“外頭的成年黃牛也就三兩銀子,你這小牛犢哪好意思開口要一兩銀子?你不要看到人家是別村的,就胡亂開價!”

宋書生被說得麵紅耳赤,連忙解釋:“這奶牛跟外頭的黃牛不一樣,當初放牧人賣奶牛給我的時候,就跟我說牛犢是一兩銀子一隻,我沒騙人!”

秦穆:“放牧人?”

老楊頭知道這事兒,主動解釋給他聽。

“去年有一夥從漠北來的牧民,他們經過陽波村的時候,正巧身上帶的幹糧吃完了,就來咱們村裡找人換糧食。他們一個個長得牛高馬大,滿臉大鬍子,像土匪似的,村裡人見了害怕,都不敢開門。隻有宋書生膽子大,開門跟他們換了糧食,這兩頭奶牛就是在那時候用一百斤糧食換來的。”

秦穆看著麵前瘦巴巴的宋書生,頗為詫異,沒想到這人長得弱不禁風,居然還有擔子跟漠北牧民做交易。

以前秦穆聽爹說過,漠北牧民無論男女老少都彪悍得很,能從漠北一路翻山越嶺走到這裡來的人,肯定都是刀尖上舔血的人,一般人見了肯定害怕。

宋書生苦哈哈地說道:“我那時候也是沒辦法,我不會種地,家裡的地都被我賣掉換成糧食,可我也不能坐吃山空,很想尋摸個賺錢的路子。那牧民跟我說奶牛擠出來的牛乳能賺錢,所以我就就跟他們換了兩頭小奶牛。”

老楊頭忍不住說道:“萬一人家是騙你的呢?萬一那牛乳根本賣不了錢,到時候你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