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時任行動組組長劉冠軍曾經調查過一宗日諜案,對方的代號叫作“候鳥”,這個案子一直都是由劉冠軍親自負責,即便是作為副手的張鑫華也只是聽劉冠軍講過一兩句而已。

當時,張鑫華聽劉冠軍說話的口氣,案子似乎是有了眉目。

可誰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關鍵時期,劉冠軍竟然出了意外。

張鑫華當時就感覺劉冠軍的死另有蹊蹺,劉冠軍出事的那天就是去往二十六師駐地方向的,只不過在半路上就出了事,隨著轎車一起落入河裡還有唯一的一份調查資料。

人死,證據消失。

“候鳥”的案子便成了懸案。

張鑫華以為站裡甚至是處本部會追查劉冠軍的死因,並且向時任站長申請加入調查小組,但是卻被拒絕了,理由是他手裡還有沒有辦完的案子,且劉冠軍一死,行動組群龍無首,亟需他坐鎮。

調查組由胡德勝任組長,半個月後,調查結論出來了——確係溺水死亡。

張鑫華親眼看過驗屍報告,瞳孔放大,在黏膜上有出血現象;耳膜破裂出血,肺裡有積水;口鼻有泥沙……

基本上附和溺水的死亡特徵,可張鑫華總覺得不對勁,他去找站長求證,提出要重新調查,卻被無情地拒絕了。

又過了半個月,站長被莫名其妙地調走。

站裡對此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劉冠軍在調查日諜案時發現了站長走私的秘密,從而被滅口。

也有人說劉冠軍就是日諜安插在臨城站的一枚釘子,為了保住臨城站的顏面,被暗中執行了家法。

甚至還有人大膽猜測,站長跟日諜不清不楚……

凡此種種,莫衷一是。

至於“候鳥”的案子,則根據特務處本部的要求,流轉到了情報組,由胡德勝負責。

不過,據張鑫華所知,時至今日,這個案子一直沒有任何進展。

聽著張鑫華的講述,吳劍光的表情凝重起來。

崛部隆一潛伏在二十六師,而當年劉冠軍要查的案子似乎也跟二十六師有某種關聯,難道劉冠軍早就發現了崛部隆一?

“鑫華,你提供的情況非常重要!”吳劍光心中暗自慶幸。

如果劉冠軍真的是因為查案子無故身死,那他一定是觸碰到了某些大人物的利益。

而從劉冠軍死亡的調查結論來看,這個大人物即便是特務處本部也難以撼動。

軍中有很多宿老,資歷極高,即便不掌兵了,可在領袖面前影響力還在,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就更加不用說了。

這些人從特務處成立的那天起就沒給過處座好臉色,也就是有領袖壓制著,他們才不敢造次。

處座雖然深得領袖的信任,但是在這些軍中大佬面前,卻十分低調。

二十六師簡直就是個馬蜂窩啊!

幸虧張鑫華提了一嘴,不然自己跟愣頭青一樣裝上去,非得碰個頭破血流不可。

兩人意見達成一致之後,決定第二天一早請示站長之後再做定奪。

喜歡長夜諜影請大家收藏:()長夜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