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閒逛(第2/3頁)
章節報錯
方如今輕輕擺了擺手,打斷了戴建業的話:“不必了,我們只是去夫子廟逛逛,放鬆一下。一會兒在車上換身便裝,不要太過招搖就行。你放心,我自己也會注意安全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戴建業聞言,雖然心中仍有些擔憂,但也知道方如今的決定向來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作為方如今的貼身侍衛,他也明白自己的職責是服從命令,保護方如今的安全,於是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戴建業從後備箱取了兩身衣服,兩人很快換上,這才坐車出了大院。
夫子廟前的街頭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商販們正販賣著各種物品、市井小吃和香菸等。
“天下文樞”的木牌坊上,崁板剝落,建築顯得老舊凋敝,街道上豎立著電線杆,標誌著現代化建設已經起步。
方如今對此地比較熟悉,一邊走一邊給戴建業介紹。
夫子廟的主建築部分,孔廟在前,學宮在後,再後為土丘名“衛山”。
宮牆外叫緯巷。
廟前闢廣場一方,供停車馬之用。
南面月牙池,南側聚星亭,東側魁星亭。
泮宮前豎立柏木牌坊一座,上題“天下文樞”。
東西兩頭,各有牌坊,東牌坊坊額題“德配天地”,西牌坊坊額題“道貫古今”。
東、西牌坊內各豎下馬碑一塊,高丈餘,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馬”。
從天下文樞牌坊入內為欞星門。
再進即為孔廟大成殿,造型古樸,氣勢壯觀。
殿頂覆蓋琉璃筒瓦,天花頂上刻畫群鶴,更顯輝煌。
殿內供孔子牌位,左右配顏回、孟軻、曾參、孔汲牌位,殿外有露臺,環以石欄。
殿後通學宮苑圃,遍植柏樹,古木參天。
學宮前大門牌坊上書“東南第一學”,學宮原為科舉時代學子讀書習藝之所。科舉廢,學堂立,這裡就改辦小學。
戴建業不由自主地伸長了脖子,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一所小學望去,眼中流露出一絲嚮往與遺憾。
方如今注意到了戴建業的舉動,輕聲問道:“怎麼了?”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關切,也透露出一絲好奇。
戴建業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憨厚地笑道:“若是當年多讀點書,也不至於現在連電臺都都學不會。每次看到那些電碼和頻率,我就頭疼。”
方如今聞言,不禁啞然失笑。
戴建業在行動方面確實是一把好手,勇敢果決,但在情報分析,特別是電訊方面,確實有所欠缺。
這並非是他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他從小就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系統教育。
方如今拍了拍戴建業的肩膀,安慰道:“別灰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你在行動上的能力,是很多人力不能及的。至於電臺嘛,只要你肯用心、肯下功夫,未必就學不會、學不好。”
兩人繼續往前走,方如今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要去。
夫子廟地區一帶,有兩個古玩商店生意較大,一叫洪寶齋,一叫明寶齋。
經營品種,舉凡古玩玉器、金石書畫、文房四寶、紅木紫檀等都有,其中尤以富有民族色彩的手工藝品較多,如古刺繡、蘇繡、剪紙、抽紗、絲線、紙花、絹花、通草花、繡花團、幾架、鏡框、冊頁、手卷、金陵折扇、裝潢擺件、精品掛鐘、唱片、風景圖片等。
花色齊備,任客挑選。
過去南京人家遇有喜慶大事,多在家中操辦。
因此到時家中需要添補陳設,就到夫子廟一帶市場購買,諸如帳幔、桌圍、椅套等等,裝飾廳堂,其中很多品種,別處還買不到。
當年,方如今跟著父母常來這個地方,只是現在已經物是人非了。
古舊書店在夫子廟地區也有傳統地位,古籍愛好者經常出入書市,藏書家不斷到此覓求善本。
紙墨筆硯都有考究,宣紙、徽墨、湖筆、端硯,唯獨夫子廟這裡貨物齊全,可以順心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