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雖非昔日榮光,卻也是個油水豐厚、足以讓他東山再起的絕佳位置。

在稅務稽查系統,蔡德清並未沉淪,反而如魚得水,憑藉著早年間在情報界建立起的廣泛聯絡,尋找到了稅務稽查領域中的灰色地帶。

不久,一條通往財富與地位的隱秘通道便在他的眼前緩緩展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日本人能夠跟許世榮搭上關係,走的還是蔡德清的路子。

按理說,蔡德清作為一名曾經的情報人員,本對日本的野心有著清晰的認識,且深知日本的狼子野心。

但財富的誘惑讓他逐漸迷失了方向,他開始被金錢所驅使,漸漸忘記了民族的大義,甚至不惜淪為日本人的走狗。

因為他在稅務稽查系統的勢力,許世榮對他非常的尊敬,僅僅是每年的常例孝敬就有上萬美元。

這些年,蔡德清對許家的生意倒也是照顧有加,兩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的。

然而,日本人的野心遠非金錢所能衡量。

他們巧妙地利用蔡德清在稅務系統的深厚關係,悄無聲息地獲取了大量珍貴的稅務情報。

這些情報如同一面鏡子,讓他們得以窺探南京方面的財政與物資狀況,甚至在某些時候,這些情報比那些民國軍政要員桌上的報告還要來得及時、準確。

有了日本人在暗中的扶持,蔡德清的仕途如日中天。

短短七八年間,便迅速升至實權處的處長之位,權柄在握,風光無限。

但好景總是不長。

當蔡德清偶然得知特務處正在暗中調查許家的事情時,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難以名狀的惶恐與不安。

這份不安如同烏雲蔽日,讓他的未來變得撲朔迷離。

他不動聲色地四處打聽關於許世榮的訊息,試圖在這片迷霧中找到一絲線索,以解開自己心中的重重疑團。

然而,特務處的口風卻緊得如同密不透風的牆。

無論蔡德清如何旁敲側擊,甚至不惜花費重金,那些關鍵的、有價值的資訊始終如同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他派出去的人一次次地空手而歸,帶回的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瑣碎情報,根本無法觸及問題的核心。

這讓蔡德清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與焦慮。

幸運的是,蔡德清並非孤軍奮戰。

在這場圍繞許世榮的風暴中,高層亦有人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透過其他隱秘的渠道,蔡德清得知了一個令他稍感寬慰的訊息:許世榮在面對審問時,竟出奇地保持了沉默,沒有透露出任何對蔡德清不利的資訊。

這無疑為蔡德清減輕了不少壓力,讓他暫時得以喘息。

而更令人振奮的是,上面的決策已經明確無誤——許世榮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他的生命已經成為了這場風暴中不可或缺的犧牲品。

這個訊息如同一股清風,吹散了蔡德清心頭的陰霾。

他終於可以卸下一些重擔,不必再日夜為許世榮的事情而焦慮不安。

原本,蔡德清以為接下來只需靜待許世榮的死訊傳來,便可以徹底擺脫這段陰霾,重拾往日的平靜。

然而,生活總是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就在今天白天,他的一位好友因身體不適前往醫院就診。

回來後,在與蔡德清的閒聊中,好友不經意間提起了一樁事情。

好友就是隨口一說,在醫院裡,他看到了一個異常熟悉的背影。

那背影的主人,無論是身形還是步態,都與他記憶中已經死去多日的許世傑驚人地相似。

好友並未當回事,畢竟許世傑的死訊是公開過的,蔡德清也花錢打聽過許家的下人,說看到過許世傑的屍體。

當時,蔡德清也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