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手愣愣地看著他,儘管方如今沒有標明身份,但他隱隱猜到了這個年輕人就是從臨城來的,張鑫華組長的老部下。

關於此人的傳說,在南京處本部也是漸漸地傳開了。

方如今重新坐到了椅子上,眉頭緊鎖,手指輕敲著桌面,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

陳魯文的名字在他心中激起了千層浪花。

從地理位置來看,陳魯文的修車鋪與處本部近在咫尺,這樣的距離,對於間諜活動來說,無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方如今不禁想起那些經典的諜戰案例,地理位置的優勢往往成為間諜傳遞情報的關鍵因素。

再者,趙一手作為陳魯文的老顧客,兩人之間建立的利益關係,也讓方如今看到了潛在的勾結可能。

對於趙一手而言,可能只是表面的商業往來,但在陳魯文就未必了。

他完全可以透過給予趙一手更多的好處,從而給他打造一個為人爽快、出手大方的形象。

這種情況在諜戰歷史上並不罕見,金錢往往是間諜活動的潤滑劑。

趙一手看不透,是因為他之前沒有意識到第三個問題。

這第三個問題,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

在方如今的追問下,趙一手回憶起了和陳魯文接觸當中更多的細節。

最讓方如今心生疑慮的,還是趙一手提到的那些高粱米。

陳魯文一個不怎麼在家開火的人,為何會突然帶回三五斤高粱米?

這些高粱米的數量,對於一個人吃來說並不多,很快就能吃完。

但要是用來餵養鴿子,就不同了,也許可以吃很久。

方如今認為陳魯文就是趙一手上線的可能性非常大。

儘管有了這個看似強有力的證據,趙一手卻仍然堅持認為陳魯文不可能是日本間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方如今理解趙一手的想法,畢竟陳魯文在他們眼中一直是個和藹可親的商人。

但諜戰中的敵人,往往就是隱藏在身邊最不起眼的人。

當然了,不能僅憑直覺和猜測就下定論。

他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實自己的猜想。

讓趙一手給陳魯文打電話修車便是方如今的試探計劃。

他決定以陳魯文新收的徒弟的身份,親自去調查一番。

他要找出陳魯文背後的秘密,揭開這個看似普通的商人真實的身份。

當然了,就這麼直接去是不行的,日本間諜都很狡猾,他必須要對趙一手足夠的瞭解,才不會讓陳魯文生疑。

這場試探的關鍵在於細節,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打草驚蛇。

因此,在出發前,他與趙一手足足聊了半個多小時,詳細詢問了關於趙一手和陳魯文的各種細節,以確保自己對他們有足夠的瞭解。

當他覺得有了六七成的把握後,才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小李。

小李聽後,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欽佩。

方如今首先聯絡了王韋忠,這件事需要他的配合。

在王韋忠的秘密排程下,方如今和小李藏匿在貨車後廂。

裡面還有給方如今準備的衣物,沾滿了機油,即便不用看就知道髒的不成樣子了,也不知道王韋忠從哪裡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