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的情況(第2/3頁)
章節報錯
“或者是找到了王令朝本人之後,答案也可一揭曉。”
張鑫華沉吟片刻,問道:“這麼說來,你已經傾向於兇手和內鬼就是王令朝了?”
“是的,目前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王令朝,他的確有重大嫌疑。但是,對於王令朝這個人我並不是十分的瞭解,張組長,你跟他熟悉嗎?”
“算不上熟悉,這個人平時就少言寡語,不喜歡交際,跟劉啟芳完全是兩種人,屬於那種很少引起別人注意的人。怎麼,你問這個幹什麼?”
“我是這麼想的。假定王令朝真的就是日本人埋在咱們站裡的釘子,可是之前咱們抓了那麼多的日本間諜,為什麼他都能做到袖手旁觀,而唯獨要對田邊恭司一個俘虜下手呢?”
方如今說出了自己的假設和疑惑。
他接著道:“我認為,要麼是田邊恭司對王令朝有著特殊的意義,要麼是他接到的命令就是滅了田邊恭司的口!當然了,還有第三種可能,王令朝根本就不是日本間諜,他只是被人暫時利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鑫華道:“分析的不錯,接著說。”
“按照劉啟芳說的,他和王令朝經常配合給人犯治傷,也就是說王令朝是完全有可能接觸到咱們行動組抓來的日本間諜的,諸如秋田真宏、木村義拓等日本間諜的身份都不低,可他一直沒有動手,這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理解為這些日本間諜雖然不低,但是對於王令朝而言,並不是十分重要。”
張鑫華道:“不錯,有些日本間諜的長期潛伏只是為了完成寥寥數個,甚至是一個任務而已。”
方如今道:“如果王令朝給日本人做事,在監區之內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情報,但是直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日本間諜已經掌握了他們被俘特工的具體情況。這就說明,在之前,由於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原因,王令朝並沒有向外傳遞過情報。”
張鑫華補充:“你的意思是他更像是臨時被喚醒,或者是剛剛被日本人利用?”
方如今點頭:“目前我傾向於這兩種原因多一些。”
張鑫華臉色有些不好看了,他眉頭皺起緩聲說道:“無論是哪種可能性,都足以說明臨城站太脆弱了。”
早早安插日本間諜,說明日本人處心積慮謀劃了很久。
臨時買通王令朝,則說明所謂的臨城站也不是鐵板一塊。
一個堂堂的臨城站軍醫,平時接受過的保密紀律教育也不在少數,可還是被人說收買就說買了。
無論是哪種情況,傳出去都是笑話。
站長知道了,還指不定有多麼惱火呢。
就在這時,電話鈴聲響起,張鑫華接起電話,眉頭緊緊地皺在了一起。
放下電話,張鑫華沉重地道:“韋忠剛剛找到了王令朝,可是人卻已經死了。”
方如今聞言頓時心中一驚,眼神一縮,暗道一聲不好!
這邊幾乎已經百分之九十多的機率,確認了王令朝就是殺害田邊恭司的兇手和潛伏在臨城站內部的間諜,但這個傢伙卻說死就死了。
“張組長,這個王令朝是怎麼死的?”方如今趕緊向張鑫華問道。
張鑫華悶聲說道:“等韋忠他們趕到王令朝家的時候,就發現他吊死在房樑上了。初步推算,是剛剛到家沒多久就死的。”
“上吊?”
方如今對這個結果並不認同,即便王令朝擔心自己的間諜身份暴露,也用不著畏罪自殺,他完全有機會掏出臨城。
而且,退一步講,即使真的要畏罪自殺,也沒有必要非得回到家裡去。
“如今,你是不是擔心王令朝的死另有隱情,或者更加直白地說,你根本就不相信他是自殺,對不對?”
特工的慣性思維就是凡事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持懷疑態度。
只有這樣,一旦遇到的時候,才能不自主的向最壞情況的可能思考。
他們只會根據最壞的可能制定最保險的應變措施,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自身的安全。
這是一種經過訓練養成的憂患思維和底線思維。
如果王令朝並非自殺,而是他殺,那問題就更加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