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集結完畢之後,立即朝著莫斯科南面的奧寥爾方向開進。

途中,副駕駛位置的索科夫轉身望去,只見坐在後排的波塔波夫,正低頭看著攤放在膝蓋上的地圖,眉頭緊鎖,顯然是目前的形勢讓他感到了焦慮。

索科夫沒有說話,但他的心裡很清楚,如果奧寥爾——圖拉一線落入德國人的手裡,那麼古德里安的部隊,就能從容地合圍正在保護哈爾科夫工業區的西南方面軍,到時等待蘇軍的又是一場慘敗。在真實的歷史裡,列柳申科指揮的近衛第1軍,並沒有守住這一區域。如今換了波塔波夫來指揮,結局是否會發生改變呢?

“索科夫上尉,”波塔波夫抬起頭,見索科夫正在看自己,便開口問道:“你覺得我們能守住奧寥爾——圖拉嗎?”

“軍長同志,如果您想聽實話的話,我只能遺憾地告訴您。”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索科夫對波塔波夫的性格多少了解一些,知道他想聽的是真話,而不是那種假大空的套話,便如實地回答說:“就算我們拼盡全力,也無法擋住敵人的進攻,充其量只能遲滯他們前進的速度,為後方的部隊加強防禦,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聽索科夫說完,波塔波夫盯著他看了許久,最後緩緩地點點頭說:“索科夫上尉,你說的沒錯,我也是這樣考慮的。雖然上級給我的任務,是堅決擋住德國人,不讓他們靠近莫斯科。但我們如今根本沒有什麼可以使用的部隊,要想忠實地執行這道命令,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到達奧寥爾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多地收集部隊,來組織頑強的防禦。”

“沒錯,情況正是如此。”索科夫鄭重其事地說道:“我們要對付的敵人,是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能否擋住敵人的坦克,關係到我們能否守住陣地的問題。”

“西南方面軍的坦克,在杜布諾反擊戰、烏曼戰役和文尼察戰役中,都基本損失殆盡,從而導致我們在保衛基輔的戰鬥中,缺乏足夠的裝甲部隊,去抗衡攻擊城市的敵人。”波塔波夫望著索科夫說道:“你曾經一個人俘虜了德軍12輛坦克,想必在如何對付德軍的裝甲部隊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吧?”

正在開車的司機,聽到波塔波夫的這話,不禁一哆嗦,差點直接把車開到路邊的溝裡去。

波塔波夫的身體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朝旁邊一歪,直接撞在了車門上。他重新坐直身體後,不滿地衝著司機說道:“司機同志,你在做什麼?如果技術不行就說出來,我大不了換個司機。”

“對不起,軍長同志。”司機連忙向波塔波夫道歉,“前面有個彈坑,因為天色太暗,我沒有看清楚,導致出現了顛簸。您放心,不會再出現類似的情況了。”他嘴裡這麼說著,忍不住用眼角餘光看了一眼旁邊的索科夫,心裡暗自嘀咕: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猛人,居然能一人俘虜德國人的12輛坦克,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天明時分,車隊來到了圖拉城內。

索科夫透過車窗朝外面望去,十字路口建立有沙袋和木頭構成的街壘工事,街道兩側擺著帶鐵絲網的拒馬、阻擋坦克用的鐵三腳架,一些重要的建築物上方,都蓋著偽裝網。

街道上看不到什麼平民,只有一隊隊穿著便衣的民兵巡邏隊。見到有車隊駛過來,他們立即退到路邊,給車隊讓路。

波塔波夫命令司機把車停在路邊。很快,谷欣中校的車,也在不遠處停下,然後他下車走過來,向波塔波夫詢問:“軍長同志,怎麼在這裡停下了?”

“中校同志,”波塔波夫對谷欣說道:“我現在要去接收一支部隊,你帶著摩托化團,繼續朝著奧寥爾方向開進。等我完成接管之後,我會立即去追趕你們的。”

“是,軍長同志。”谷欣向波塔波夫敬了個禮,隨後轉身上車離開了。

“軍長同志,我們去什麼地方?”等谷欣中校離開後,索科夫開口問道。

“去圖拉炮兵學校。”波塔波夫說:“我們去接收上級答應給我們的炮兵部隊,有了這支部隊,我們的防線就能堅持更長的時間。”

索科夫聽後點點頭,隨口說道:“沒錯,炮兵是戰爭之神。有了足夠的火炮,我們就能在戰場上狠狠地打擊敵人。”

誰知波塔波夫聽後,卻滿臉震驚地說:“索科夫上尉,你這句話總結得很到位。如果我們擁有強大的炮兵,那麼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我們都能給敵人造成巨大的損失。”

索科夫聽後,忽然意識到“炮兵是戰爭之神”這句話,要等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反攻階段,才有史達林親口說出來的。自己早早地說出了這句名言,會不會給自己惹來麻煩啊?

吉普車來到了圖拉炮兵學校,校長是一名上了年紀的上校。

見到波塔波夫的到來,他連忙上前握手,客氣地問:“請問是近衛步兵第1軍軍長波塔波夫將軍嗎?”

“沒錯,是我。你是圖拉炮兵學校的校長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是校長尼古拉上校。”老上校回答說:“我們學校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你們需要有多少人,多少門火炮?”

“學校一共有650名師生。”尼古拉上校連忙回答說:“76.2毫米加農炮12門,45毫米反坦克炮8門,另外還有20門82毫米迫擊炮,及配套的彈藥。”

波塔波夫聽後,微微皺了皺眉頭:“火炮的數量有點少,而是還沒有大口徑火炮。等到了戰場上,無法對敵人形成火力優勢。”

尼古拉上聳了聳肩,無奈地說:“將軍同志,炮兵學校只是培訓炮兵的學校,並不是什麼作戰單位,所有的火炮都是教學使用的,數量肯定太多。”

波塔波夫知道對方說的是實情,誰會想到戰爭進行到現在,連還沒有畢業的軍校生,都要拿起武器參加戰鬥呢。他略微沉默了片刻,繼續問道:“每門炮的配套彈藥有多少?”

“一個基數,將軍同志。”

“有點少啊,校長同志。”波塔波夫說道:“據我所知,圖拉有諸多的兵工廠,難道都不能給你們多配備一些彈藥嗎?”

“將軍同志,我們也想給火炮多配備一些彈藥。”尼古拉上校頗為無奈地說:“如今需要炮彈的部隊那麼多,兵工廠生產出來的炮彈,肯定要優先滿足前線部隊的需求。”

“你們馬上也要上前線了。”波塔波夫說:“如果不配備足夠的彈藥,等攜帶的彈藥一打光,這些火炮就會成為擺設。多的不說,每門炮必須配備三個基數的彈藥。”

尼古拉聽完之後,有些為難地說:“將軍同志,如果我們想增加每門火炮的彈藥基數,必須經過衛戍司令部的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