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夫連忙搖頭,竭力撇清關係,免得老伍心中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是他主動問起的,難道不是您在家裡對他提過,否則他怎麼可能知道有個跳蚤市場。要知道,很多人來這裡五六年了,也根本不知道跳蚤市場的大門朝東還是朝西。”

聽索科夫這麼一說,老伍不好再說什麼了。他抬手撓了撓後腦勺,有些遲疑地說:“我外甥現在想去跳蚤市場,不知你是否願意帶他去一趟。”

“如果你不反對,我可以帶他過去長長見識。”

按照老伍的設想,今天是星期天,正是生意最忙的日子,索科夫店裡的僱員只剩下一個人,他肯定不願意專門帶著自己外甥跑這一趟,到時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拒絕外甥小馬的請求了。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索科夫居然不假思索地答應了,一時間讓他有點下不了臺。

“那好吧,我叫他跟你一起去。”

十幾分鍾,索科夫駕駛著自己的車輛,帶著小馬前往幾十公里外的跳蚤市場。

途中,小馬好奇地問:“大哥,我看過一些帖子,是那些蘇聯解體後,就來到了莫斯科的倒爺寫的。他們說,帶著日用品乘坐國際列來俄羅斯,沿途每個停靠的站臺,都有購買商品的當地人,等到了莫斯科,攜帶的貨物都變成了現金。然後他們再用這些現金,到跳蚤市場購買郵票或者古董,帶回國去銷售。20天或者一個月往返一次,都能賺得盆滿缽滿。這些事情,是真的嗎?”

“嗯,應該是真的。”索科夫雖然沒有經歷過,但他卻聽不止一個來俄羅斯比較的倒爺說過他們的故事,對於小馬所說的事情,基本是吻合的,便點著頭說:“當年的俄羅斯物資匱乏,我國的商品過來就是搶手貨,自然不愁賣。”

聽索科夫這麼說,小馬顯得很是興奮:“那我們今天去跳蚤市場,有機會撿漏嗎?”

“如果是蘇聯剛解體時,那時的人們為了維持生計,把家裡很多值錢的東西都拿出來變賣。”索科夫對他說:“你那時候去跳蚤市場的話,沒準有機會撿漏。但如今已經過去三十多年,這樣的賺錢機會早就沒了。”

雖然索科夫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但小馬依舊心有不甘地問道:“古董找不到,那郵票呢?”

“當然也沒有了。”索科夫繼續說道:“我記得當年有人在跳蚤市場裡,以1美元的價格買到《梅蘭芳舞臺藝術》的無齒小型張,當時國內的市價應該是三萬元左右。”

小馬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什麼,1美元就買到了無齒小型張,這人的運氣未免也太好了吧。按照當時18.5的匯率計算,三萬元相當於3500美金了。”

停頓片刻之後,他又小心翼翼地問:“大哥,我知道如今要想再撿到像梅蘭芳小型張這樣的漏,是根本不可能的。可其它的郵票呢,價格如何?”

索科夫又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跳蚤市場裡的確有賣郵票的,基本以五六十年代的紀特票為主,常見的有《金魚》《黃山》《蝴蝶》和《牡丹花》之類的大套票。”

“大套票?”聽到說出的陌生術語,小馬臉上露出了迷茫的表情:“什麼叫大套票?”

“大套票,通常是指一套的數量超過10枚的那種。比如說《金魚》一套12枚,《蝴蝶》一套20枚,《牡丹花》一套18枚,《黃山》一套16枚。”

“大哥,你懂得真多,以前集過郵吧?”

“嗯,是的,集過郵。”索科夫給了對方一個肯定的答覆之後,又提醒他說:“這些票雖然在跳蚤市場裡能看到,但價格都標得高高的,一套少則三四百美金,多則上千美金。如果你只是買來收藏,還無所謂。可要想用來投資,那大可不必,買了也很難出手。”

來到跳蚤市場門外,索科夫找了個地方把車停好,帶著小馬從側門繞了進去,這樣可以不用購買門票。

走進跳蚤市場,小馬看著兩側攤位上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眼睛是應接不暇。他指著那些五顏六色的套娃問道:“大哥,這些都是俄羅斯特產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錯,套娃的確是俄羅斯的特產。”索科夫微笑著說道:“不過這個市場裡大多數套娃,其實都是東北出品的。”

正拿著一個套娃仔細端詳的小馬,聽索科夫這麼說,連忙放下了手裡的套娃:“如果這些套娃都是國內生產的,那還是算了。這麼老遠給別人帶點禮物回去,結果別人一看,居然是國內生產的,那我的臉就丟光了。”

兩人繼續往前走,小馬看著旁邊攤位上擺著的那些各種口徑、帶著斑斑鏽跡的炮彈,有些心虛地問:“大哥,這些炮彈是真的嗎?”

“沒錯,是真的。”索科夫點點頭,說道:“很多炮彈都是挖土黨從衛國戰爭的戰場裡挖出來的,基本都拆除了引信,你不用擔心會突然發生爆炸。”

“哦,原來是這樣,嚇了我一跳。”

小馬往前又走了幾步,忽然被右側一個攤位上所掛著的軍服所吸引。攤位的柱子上掛著兩套軍服,一套是黑色的黨衛軍軍服,另外一套是蘇軍的軍服。

小馬走過去,看到攤位上擺著很多勳章,既有蘇軍的各種勳章,也有德軍的鐵十字勳章,攤位裡還堆著成捆的新軍裝。他扭頭問道:“大哥,這些東西都是真的嗎?”

索科夫表情如此地說:“衛國戰爭是1945年5月結束的,現在是2018年,你覺得一套軍裝經過73年的時間之後,還能如此嶄新,猶如剛從服裝廠裡出來一般嗎?”

聽索科夫這麼一說,小馬立即意識到這個攤位上賣的軍服,應該都是仿品,而不是衛國戰爭期間遺留下來的。但他還是不甘心地問:“難道這個攤位上,就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嗎?”

“真東西,可能還是有的。”索科夫用手指著角落裡一頂被鏽蝕了三分之一35鋼盔說道:“那頂破爛不堪的德軍鋼盔,倒是有可能是七十多年前生產的。”

喜歡紅色莫斯科請大家收藏:()紅色莫斯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