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8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刻聽到朱可夫問自己的問題,索科夫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雖然去過烏克蘭,但卻是在那裡指揮作戰,每天只需要考慮如何打敗敵人就行。但如今戰爭已經結束,要考慮的問題,不再是如何打敗敵人,而是該怎麼儘快重建城市,怎麼讓工廠企業復工,怎麼讓荒廢了幾年的土地重新產出糧食。
“我想你肯定不知道吧。”朱可夫見索科夫不說話,便繼續批評他說:“在打仗方面,你的確很有一套。但搞農業生產不是打仗,若是把打仗的那一套,用在農業生產上,是會出問題的。”
索科夫感到有些凌亂,心說自己只是建議多種植耐旱的土豆和玉米,防止今年夏天可能出現的大饑荒,你怎麼給我扯到打仗了?不過朱可夫說話,他不敢反駁,只能靜靜地聆聽對方的教誨。
朱可夫說了一陣後,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接著說道:“米沙,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元帥同志,請您聽我狡辯,不對,是聽我解釋。”索科夫好不容易等到一個讓自己說話的計劃,連忙說道:“我有一種預感,烏克蘭在今年夏天可能會遭遇百年一遇的乾旱,會導致糧食大規模減產甚至是絕收,因此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免得到時出現嚴重的情況。”
“你說到了嚴重的情況。”朱可夫望著索科夫問道:“那你說說,會有什麼樣嚴重的情況。”
索科夫遲疑了片刻,覺得朱可夫應該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便果斷地說:“我覺得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饑荒,類似於1932~1933年那樣嚴重的饑荒。”
“米沙,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朱可夫聽後,滿臉怒氣地說:“你的這種假設如果被內務部的人聽到,今晚就會有人把你送進盧比揚卡的牢房,讓你在裡面好好地反省一下。”
“我知道,元帥同志。”索科夫點了一下頭,認可了朱可夫的這種說法:“但我卻不能明知道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卻選擇沉默不語,這樣我的良心會過不去的。”
“米沙,像1932~1933年那樣的饑荒,不會再發生了,永遠不會再發生了。”朱可夫自信地說道:“就算烏克蘭在今年夏天會遭受嚴重的旱災,導致大面積的農作物減產,但依舊不會出現你所說的饑荒。因為烏克蘭的糧倉裡,儲存有足夠數量的糧食,可以幫著老百姓渡過饑荒。”
“元帥同志,您所說的是通常情況,但假如發生意外呢?”
“意外,什麼意外?”朱可夫反問道。
“你也知道,自從戰爭結束之後,多了幾個被我們所保護的國家。”索科夫解釋說:“他們在這次的戰爭中,同樣付出了巨大代價,老百姓的日子過的異常艱難。我想上級領導在瞭解到他們的困難之後,沒準會主動向他們提供包括糧食在內的物資援助。
您也知道,烏克蘭是我們國家的糧倉。假如要向那些受保護的國家提供糧食,首選的徵糧地點,肯定是烏克蘭。如果是正常年份,還無所謂,但要是他們真的遭遇了旱災,自己的糧食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再徵收大量的糧食,後果就將會非常嚴重。”
“這件事情,我曾經和赫魯曉夫同志討論過。”朱可夫說道:“他告訴我,假如今年夏天的烏克蘭,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旱災,那麼到了徵收糧食的季節,上級肯定會酌情減免一定額度。你說說,徵收的額度降低後,還會發生你所擔心的饑荒嗎?”
索科夫記得非常清楚,1946年向烏克蘭徵收的四億普特的糧食,都是史達林考慮到烏克蘭剛結束戰爭不久,糧食產量嚴重減少的情況後,所制定的徵收標準。就是這四億普特的糧食,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饑荒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元帥同志,請您相信我。”索科夫見朱可夫根本不相信自己,不免有些急了:“我如今擔心的是,今年夏糧的徵收標準,就算有所削減,但依舊超過了烏克蘭能承受的程度,搞得老百姓沒有餘糧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可夫見到索科夫如此固執,心裡非常生氣。本想再呵斥對方几句,但轉念一想,對方判斷局勢方面,向來是眼光獨到,既然他一再強調此事,看來所擔心的問題,沒準真的會發生。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朱可夫開口問道:“米沙,那你說說,有什麼辦法應對嗎?”
“我覺得應該抓緊時間抽調人手,在五月到來之後,在那些荒廢的土地上,大量種植土豆和玉米等抗旱農作物,就算小麥大面積減產或絕收,也有足夠的糧食,來幫助烏克蘭人渡過艱難的日子,避免饑荒的出現。”
“饑荒是否會發生,這一點我暫時無法和你討論,畢竟留五月還早,是否會出現旱情,也是一個未知數。”朱可夫說道:“我想讓你告訴我,如果我們真的要在那些荒廢的土地上,種植耐寒的土豆和玉米,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手,不知這些人手從什麼地方抽調?”
“當然是西伯利亞了。”
“西伯利亞?!”
“是的,”索科夫點著頭說:“據我所知,很多獲釋的我軍戰俘,都被送往了西伯利亞,我覺得可以讓他們到烏克蘭去種土豆和玉米,這樣就能解決人手不足的情況。”
他說完這個提議之後,見朱可夫沉默不語,他又小心翼翼地說:“元帥同志,既然您不同意使用我軍獲釋的戰俘,那麼可以考慮一下德國人的戰俘。”
“什麼,德國人的戰俘?”朱可夫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你是說,讓那些被關押在西伯利亞的德軍戰俘,送到烏克蘭去種土豆?”
“沒錯,元帥同志,我就是這樣考慮的。”索科夫說道:“自從八月風暴的遠東戰役結合之後,我們俘虜了六十多萬的關東軍,陸續把他們送到了西伯利亞。這麼多戰俘的湧入,肯定給當地戰俘營的管理機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果能趁機把德軍戰俘,都轉移到烏克蘭,就能減輕戰俘營的壓力。”
“米沙,你簡直是瞎胡鬧,你有沒有想過。”朱可夫生氣地說道:“如果我們真的把遠東的德軍戰俘,都轉移到烏克蘭地區,就意味著我們還需要在該地區修建大量的戰俘營,以關押這些來自西伯利亞的德軍戰俘。你覺得史達林同志會同意嗎?”
喜歡紅色莫斯科請大家收藏:()紅色莫斯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