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3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有一次坐飛機從莫斯科上空飛過時,看到地面的機場上有不少的人忙碌,附近卻沒有看到任何的飛機。”索科夫為了說服雅科夫就開始胡謅起來:“所以我當時就判斷,下面的機場肯定在從事什麼新飛機的研發工作。剛剛我就是那麼隨便一問,沒想到還猜對了。”
聽完索科夫這牽強的解釋,雅科夫倒沒有產生什麼懷疑,畢竟他剛剛已經說過,這項絕密的工作,如果被外人知道了,是了不得的洩密事件。但對索科夫這樣總軍械部的重要成員來說,根本就不叫什麼事兒。
“研發工作進行了半年,就算要出樣機,恐怕也沒有那麼快。”雅科夫說道:“既然我父親要求他們在兩年內完成仿製工作,就意味著我們要想看到仿製成功的遠端轟炸機,至少要等到47年7月以後。”
索科夫記得第一架圖4飛機面世的時間就是1947年,同年5月進行第一次試飛。
8月,圖4在莫斯科航空節上首次公開亮相,包括西方國家駐蘇的武官都應邀參觀了蘇軍的第一架戰略轟炸機。3架圖4轟炸機和1架架圖70客機從300米低空中飛過主席臺,其中1架圖4由空軍元帥格羅沃諾夫親自駕駛。當這3架圖4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許多西方的武官們還以為是當初被蘇方扣押的美軍b29轟炸機。
1948年開始,圖4轟炸機進入蘇軍戰略空軍部隊服役,從此蘇軍真正擁有了戰略轟炸能力。
而總設計師圖波列夫,在仿製過程中,並不完全照搬b29轟炸機。他創造性地對一些重要零部件做了改進,比如雷達、彈藥和發動機。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動機,改用了蘇方自己研發的ash72k,產生的馬力可達2300匹,比b29的原裝發動機還要大。這也是西方國家後來對圖4航程更遠飛得更快,而感到奇怪的原因之一。
“對了,雅沙,我想到一件事。”
“什麼事情?”
“烏斯季諾夫同志去了遠東,我剛開始還以為是去了車里雅賓斯克,但聽你說起b29轟炸機,我又想到一種可能。”
雅科夫哈哈地笑了兩聲,搶先說道:“你是不是覺得,我軍又在遠東地區扣押了新的b29轟炸機?”
“不排除這樣的可能。”索科夫雖然知道蘇方利用扣押的美方b29轟炸機,仿製出了著名的圖4轟炸機,但具體扣押了美軍幾架飛機,他就不太清楚了。因此他對烏斯季諾夫突然前往遠東一事,和扣押新的美軍b29轟炸機聯絡在一起。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雅科夫無奈地說:“畢竟烏斯季諾夫同志是我們的上級,哪有上級出差,會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告訴下屬的道理。因此他究竟是去了車里雅賓斯克,還是遠東,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人正聊著天,忽然傳來敲門的聲音。
雅科夫起身開啟門,門外是一名穿著軍便服的中年人,他見到雅科夫之後,就態度恭謹地說:“將軍同志,您要的圖紙送來了,請您簽收吧。”
雅科夫拿起筆,在對方提供的本子上籤了字,然後接過一個檔案袋,向對方表示感謝:“謝謝您!”
“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中年人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雅科夫拿著檔案袋,走到了自己的桌前。本想開啟,但看了看坐在對面的索科夫,遲疑了一下,接著就把檔案袋直接扔在桌上。
索科夫看到雅科夫臉上一閃而過的遲疑,意識到對方剛拿到的檔案袋裡肯定裝的是機密檔案,而且是自己沒有資格瞭解的。自己如果繼續留在這裡,只會影響到雅科夫的工作,便識趣地站起身,對雅科夫說:“雅沙,看樣子你還有工作,我就不打擾你了。”
雅科夫微微點了點頭,隨後說道:“我送你!”
他把索科夫送到門口時,特意強調說:“米沙,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如果有可能的話,你最好還是回家一趟,陪陪阿西婭。以前是戰爭時期,你不能在新年回家,還可以理解。但如今戰爭已經結束,重新開始了和平的生活,過新年時再不在阿西婭的身邊,未免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雅沙,不是我不想回家,而是回不去。”索科夫為難地說道:“你也知道,我的設計方案都交上去好幾天,但到今天為止,我也沒有收到任何回覆。也不知道樣槍有沒有生產出來,是否進行過測試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是啊,這的確是個問題。”雅科夫說道:“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就算烏斯季諾夫同志不在,但你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要回家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我今天還有事情,等明天空閒時,我幫你問問,爭取讓你在新年前回家。”
“那真是太感謝了。”索科夫抓住雅科夫的手,和他握了握,感激地說:“如果真的能在新年前回家,我和阿西婭都會感謝你的。”
“米沙,別這麼客氣,我們是朋友嘛。”雅科夫笑呵呵地說:“假如你沒有把我從戰俘營裡救出來,我能否活到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索科夫轉身朝著自己辦公室走去時,心裡又想到了一個問題:當初在東普魯士地區,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活了下來,甚至還被晉升為元帥,但在不久前,他卻死於了空難。而在真實的歷史裡,雅科夫是1943年4月13日死在了德國人的戰俘營,雖說他因為自己的出現,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但誰能擔保歷史那強大的糾錯力,會不會在某一天早晨把他直接抹掉呢?
喜歡紅色莫斯科請大家收藏:()紅色莫斯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