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3章 是非功過(第2/2頁)
章節報錯
後世的資料裡,對朱可夫阻止第16集團軍撤退一事,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最常見的一種看法,就是第16集團軍應該堅守陣地,拖住德軍前進的步伐,為後方預備隊的集結爭取寶貴的時間。但當時的真實情況卻是,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如果早點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庫地區,建立新的防禦,那麼他們就能依託當地的有利地形,擋住德軍的進攻。
正是因為朱可夫的一意孤行,結果導致羅科索夫斯基指揮的第16集團軍出現了混亂。有些剛撤到指定地點的部隊,接到停止撤退、返回原作戰區域的命令後,又急匆匆地返回原來的防禦陣地。誰知那裡早已被德軍佔領,他們實施反擊不但沒有成功,反而損兵折將,不得不再次退回新構築的防禦工事。
有人為朱可夫辯解說:朱可夫因為肩負著保衛莫斯科的重任,心理壓力大,在決策上出現一些失誤,是在所難免的。但朱可夫壓力大,羅科索夫斯基的壓力就不大嗎?要知道,他用兵力嚴重不足的第16集團軍,在原本屬於三個集團軍的作戰區域內,頑強地抗擊著德軍的進攻,若不是他有過人的指揮天賦,巧妙地運用各種戰術,擋住了德軍的進攻,估計防線早就崩潰。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丟失的就不僅僅是克林和太陽山城等靠近莫斯科的小城市,闖進希姆基鎮的敵人,也不會僅僅是一個偵察小隊,沒準是師級作戰單位。面對師級單位的德軍,莫斯科城內以民兵為主的守軍,能擋住德國人衝向紅場的腳步嗎?
“馬林科夫同志,”索科夫努力在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這個問題,我恐怕無法回答您。要知道,第16集團軍向伊斯特拉水庫地區撤退時,我還是希姆基鎮裡的一個守備班班長呢。”
索科夫的回答讓馬林科夫有些意外,他驚詫地問:“什麼,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你還是一名班長嗎?”
“對的,”索科夫點點頭,用肯定的語氣說:“準確地說,是一名下士班長。”
“我的上帝啊。”馬林科夫的臉上寫滿了震驚:“莫斯科保衛戰時,你僅僅是一名下士班長,但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裡,你已經成為了上將,這升遷速度真是太驚人了。”
“我不過是運氣好而已。”
“光是運氣好,可沒法像你升遷這麼快。”馬林科夫擺擺手,繼續說道:“我們還是接著說朱可夫元帥吧。”
索科夫知道朱可夫光是取消第16集團軍撤退的一事,就犯了大忌。不管怎麼說,羅科索夫斯基是得到了最高統帥本人的授意後,才向部隊下達了撤退命令。朱可夫直接取消這道命令,不等於是打史達林的臉麼。當時局勢危急,正是用人之際,最高統帥本人還可以不計較。如今戰爭已經結束,若是有人拿這件事做文章,史達林心頭的那根刺又會隱隱作痛的。
“請說吧,馬林科夫同志。”索科夫想知道朱可夫還有多少把柄被別人抓在手裡,便示意馬林科夫繼續說。
“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朱可夫指揮三個集團軍在城市的西北方向,不斷地向德軍發起反擊,但所起到的效果卻非常有限。”馬林科夫接著說道:“有人說,假如當時這三個集團軍不是在城市的北面實施徒勞的反擊,而是全部擺在了斯大林格勒城內,沒準我們取得勝利的時間會大大縮短。”
“馬林科夫同志,我不同意這種說法。”索科夫等馬林科夫一說完,就立即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們把所有的部隊,都集中在斯大林格勒城內,由於城市周圍沒有兵力牽制敵人的力量,那麼敵人就能完成對斯大林格勒的合圍,到了那個時候,沒準斯大林格勒戰役會變成另外一個基輔戰役。”
基輔戰役是人類軍事史上的最大殲滅戰,蘇軍最精銳的西南方面軍幾乎被德軍全殲,方面軍的司令員、參謀長和軍事委員悉數陣亡,甚至還有六十多萬蘇軍指戰員成為了德軍的俘虜。這次戰役對蘇軍來說,可以算是一場奇恥大辱了。
聽到索科夫把斯大林格勒戰役與基輔戰役相提並論,馬林科夫有些意外地說:“米沙,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城市裡,真的會再次出現一個基輔戰役嗎?”
“當然是這樣,馬林科夫同志。”索科夫先是點點頭,隨後向馬林科夫進行解釋:“朱可夫元帥所指揮的三個集團軍,雖然在反擊過程中,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牽制了德軍相當數量的兵力,使他們無法集中全部的力量向城市發起進攻,如此一來,城裡的守軍才能堅持下來。”
“真的嗎?”
“沒錯。”索科夫繼續往下說:“我軍在西北方向不間斷的反擊,成功地牽制了德軍的進攻力量。當時我就在斯大林格勒城內,因此感觸很深,眼看著德軍就要佔領整座城市了,卻因為城市的北面出現了危急,導致保盧斯不得不從擔任進攻任務的部隊裡,抽調兵力去加強北面的防禦,以防止自己的側翼遭到威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記得當時有一個我軍的坦克旅,成功地突破了德軍的防線,向著工廠區推進。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步兵沒有及時地跟進,失去了步兵掩護的坦克旅,成為德軍反坦克手的攻擊目標。這個坦克旅全軍覆沒時,距離工廠區只剩下最後的兩公里。”
“那真是太可惜了。”馬林科夫聽索科夫這麼說,也不免長吁短嘆:“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有一個坦克旅突破德軍的防禦,進入斯大林格勒的工廠區,與那裡的守軍匯合,將是一件多麼振奮人心的事情。”
“是的。”索科夫對馬林科夫的這種說法表示了贊同:“工廠區的守軍有了坦克部隊的配合,沒準能在個別區域向德軍展開反攻,從而取得局面的戰場主動權。”
又聊了幾句之後,馬林科夫忽然問道:“對了,米沙,你的部隊當時駐紮在斯大林格勒的什麼地方?”
“馬馬耶夫崗!”
“什麼,是馬馬耶夫崗?”聽到索科夫提及的地面,馬林科夫猛地站起身,情緒有些激動地說:“當時我每天看戰報,上面說堅守在馬馬耶夫崗的步兵旅,打退了德軍的無數次進攻,山崗下面躺滿德軍的屍體和被打壞的技術裝備,但他們卻始終無法佔領馬馬耶夫崗。真是沒想到,就是你所指揮的部隊在堅守馬馬耶夫崗。”
“剛開始的時候,我指揮的是一個步兵旅。”索科夫笑著說道:“但隨著戰事的進行,我的兵力損失較大,為了守住馬馬耶夫崗。上級派來了近衛第41師,並讓我擔任該師師長,就這樣,我由步兵旅旅長變成了近衛師師長。”
“米沙,如果我是你的上級,肯定也會這麼做的。”馬林科夫說道:“馬馬耶夫崗不但把城北的工廠區和城南的生活區連成了一片,同時,還在保衛伏爾加河渡口的安全。假如讓德國人佔領了那裡,就意味著城市與外界的聯絡徹底中斷,我軍想要守住斯大林格勒,那就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
喜歡紅色莫斯科請大家收藏:()紅色莫斯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