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控制起義軍的領導是來自克拉約夫軍的人,一旦發現我軍進入了城市,誰能保證他們為了把城市的控制權移交給倫敦的流亡正府,不採取與德國人合作的措施。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進入城市的部隊就將面臨危險,甚至還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但我們的部隊,如今還在華沙的東面戰鬥。”馬利寧不解地問:“難道您就不擔心他們也會遇到您所擔心的那種情況嗎?”

“這一點我倒是不擔心。”羅科索夫斯基說道:“進攻華沙東面的部隊,不管是坦克第2集團軍,還是波蘭第1集團軍,他們的背後都是我們方面軍的主力。就算他們進入城市之後,面對的是不合作的克拉約夫軍,以我們強大的實力,對方也不敢做出什麼不妥的舉動。”

聽完羅科索夫斯基的分析,馬利寧感慨地說:“如果華沙城裡的起義軍能主動和我們取得聯絡,那麼現在將是奪取華沙城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了,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羅科索夫斯基沉默了片刻,隨後開口說道:“假如德軍真的撲滅了城裡的起義,那麼我們要奪取城市的難度將會成倍增加。根據我的判斷,將不會早於十二月。”

馬利寧聽後,心裡不禁一驚,如今剛進入八月,距離十一月還有四個月,而羅科索夫斯基居然覺得實力強大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無法在十二月份之前解放這座城市,證明他多不看好眼前所發生的戰事。

“崔可夫將軍的近衛第8師如今就在左岸的登陸場。”馬利寧有些不甘心地說:“如果我們真的完成了維斯瓦河上的浮橋架設,可以將更多的兵員和武器裝備源源不斷地渡過河去,難道還不能將解放華沙的時間提前嗎?”

“參謀長同志,在目前的情況下,你還是別對崔可夫的部隊抱太大的希望。”羅科索夫斯基指著面前的地圖對馬利寧說:“你瞧瞧,他所建立的登陸場四周都是河流,假如德軍集中重兵守住幾個渡口,他就很難向華沙方向推進。”

說到這裡,羅科索夫斯基想起昔日在斯摩稜斯克的戰鬥,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後,繼續說道:“當年保衛斯摩稜斯克時,我們控制了第聶伯河上的兩個渡口,德軍就算佔據了人數和裝備上的優勢,但依舊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徹底佔領了斯摩稜斯克。而我的部隊離開斯摩稜斯克後,又在亞爾採沃地區堅持了很長時間,就是利用河上的渡口,來阻止敵人向前推進。”

聽完羅科索夫斯基的講述,馬利寧默默地點了點頭,因為對方所說的這個時間段,自己已經成為了他的參謀長,自然知道當時所發生的一切。

“您說得沒錯,司令員同志。”馬利寧點著頭說:“當年我們就是依託第聶伯河的渡口,把進攻斯摩稜斯克的德軍阻擊了兩月之久。看來,如今崔可夫的部隊,也會被登陸場附近的幾條河流擋住,無法快速地向華沙推進。”

“我們當前能做的,就是同時在華沙東面和華沙南面的馬格努舍夫登陸場,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為其它部隊的休整爭取時間。”羅科索夫斯基自信地說道:“等方面軍的主力部隊完成休整和補充時,華沙附近的德軍早已變得精疲力盡,這時我們把生力軍投入戰場,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戰果。”

“沒錯。”對於羅科索夫斯基的這種說法,馬利寧表示了贊同:“為了阻止我軍進入華沙城,德軍肯定要集中重兵來迎戰。等過一兩個月,他們打得精疲力盡又傷亡慘重時,我們完成了整補的部隊,就能替下如今還在與德軍戰鬥的部隊,給敵人沉重一擊。”

但馬利寧很快又想到了一個問題:“司令員同志,我在想一件事。您說說,華沙城內的起義,最後會以什麼樣的形式收場?”

聽到馬利寧的這個問題,羅科索夫斯基苦笑著說:“參謀長同志,我並不看好華沙城內的起義。怎麼說呢?首先,起義軍是孤軍奮戰,得不到任何支援;其次,他們並沒有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要對付裝備精良又戰鬥經驗豐富的德軍,無異於自尋死路,就算在起義的初期,他們打了德國人一個措手不及,但等德國人反應過來,並調來重兵之後,他們的覆滅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有一件事。”馬利寧繼續問道:“為什麼我們佈置在華沙城內的情報系統,遭到了德軍的徹底破壞,而華沙起義這麼大的事情,德國人事先卻一無所知呢?”

“參謀長同志,不瞞你說,這也是令我困惑的事情。”羅科索夫斯基皺著眉頭說道:“華沙如果要舉行起義,涉及到的人肯定會非常多,就算他們做得再隱蔽,也不至於一點風聲都不洩露。德國人既然能破壞我們的地下情報組織,自然也能察覺到華沙城裡不尋常的動靜。

但如今的情況,卻是我們嚴密的地下情報系統遭到了破壞,而華沙起義軍事先的籌備工作,卻沒有讓德國人產生絲毫的懷疑,這其中肯定是出現了什麼問題。”

“會不會有這種可能。”見從羅科索夫斯基這裡問不出自己想要的答桉,馬利寧便開始分析起來:“領導華沙起義的負責人,為了防止自己事先的籌備工作被德國人察覺,便有意向德國人告密,舉報了我們設在華沙的地下情報組織,從而來轉移德國人的注意力。”

聽完馬利寧的分析,羅科索夫斯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參謀長同志,假如事情真的像你所分析的這樣,那未免也太可怕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種事情就只有克拉約夫軍能做得出來,雖說他們表面上不對我們採取敵對行動,但在骨子裡卻始終把我們當成他們的敵人,做出這樣的事情,也不足為奇。”

“假如,我說的是假如。”馬利寧說道:“司令員同志,假如真的像您所分析的那樣,我們會在十二月前後解放華沙,到時進入城市後,遇到這種克拉約夫軍,我們該如何處置呢?”

“可以再次嘗試和他們合作。”羅科索夫斯基不假思索地說:“若是他們依舊拒絕合作,那就把他們從城裡趕走,趕到德國人那邊去。”

喜歡紅色莫斯科請大家收藏:()紅色莫斯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