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羅科索夫斯基聽到這裡,忍不住打斷了索科夫的話:“米沙,你的部下一定是搞錯了,我沒有給巴托夫將軍下達任何撤退的命令,他怎麼可能讓自己的部隊放棄左岸登陸場,向右岸地區轉移呢?”

“元帥同志,這是千真萬確的。”索科夫說道:“我的部下近衛第6師師長奧努普里延科將軍向我報告,他在近衛第4團的團部,透過望遠鏡看到第65集團軍的部隊,正在透過浮橋井然有序地撤往右岸地區。”

聽到這裡,羅科索夫斯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連忙叫過馬利寧,吩咐對方說:“參謀長同志,你立即和巴托夫將軍進行聯絡,問問他,為什麼要擅自將部隊撤過納雷夫河。”

“司令員同志,這不太可能吧。”馬利寧的臉上同樣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巴托夫將軍根本沒有向我們請示過,怎麼可能擅自將部隊撤過納雷夫河呢?肯定是什麼地方搞錯了。”

“不會錯的。”羅科索夫斯基表情嚴肅地說:“我相信米沙,他一定不會欺騙我。”

見羅科索夫斯基這麼說,馬利寧來到了旁邊,拿起一部電話撥打第65集團軍司令部。聽到格列博夫的聲音後,馬利寧也沒寒暄,而是直截了當地問:“格列博夫同志,聽說你們的部隊正在從納雷夫左岸登陸場裡撤出,有這麼回事嗎?”

聽到是馬利寧打來的電話,格列博夫不免有些發慌,但看到坐在不遠處的巴托夫,他的心裡頓時有了底氣:“是的,馬利寧將軍,我部的三個師此刻正在從左岸地區撤出,準備撤往別洛維日森林進行休整。”

確認了第65集團軍正在撤退,馬利寧連忙用手捂住話筒,向羅科索夫斯基報告說:“司令員同志,格列博夫參謀長報告,他們從登陸場裡撤出了三個師,準備調往別洛維日森林進行休整。”

“胡鬧,簡直是胡鬧。”羅科索夫斯基衝著話筒說了一句:“米沙,我待會兒給你打電話。”說完,結束通話電話走到了馬利寧的身邊,從他的手裡接過了話筒。

“格列博夫將軍,巴托夫在什麼地方?”羅科索夫斯基得知巴托夫等人未經請示,就擅自讓三個師撤出了左岸登陸場,心裡很是震怒,所以說話的語氣格外嚴厲。

格列博夫自然聽出了羅科索夫斯基語氣中的不滿,連忙捂住話筒衝巴托夫說:“司令員同志,是元帥打來的電話,他好像很不高興。”

當巴托夫拿起電話,就聽到羅科索夫斯基憤怒的聲音從聽筒裡傳出:“巴托夫,你給我解釋一下,是誰給你的膽子,居然在不經請示的情況下,就擅自將部隊從左岸登陸場撤回來?”

羅科索夫斯基的反應,早就在巴托夫的預料之中,不過他自信只要自己好好地解釋一番,對方就算有再大的怒氣都會平息下來。

“元帥同志,請你息怒!”巴托夫笑呵呵地說道:“我知道把部隊撤出左岸地區,沒有向你請示,會讓你生氣,不過你能聽聽我的解釋嗎?”

巴托夫是羅科索夫斯基最器重的部下,此刻聽他這麼說,也不好再發火,只能隨口說道:“好吧,你說吧,我倒要聽聽,你為什麼不經請示,就擅自把部隊撤退到納雷夫的右岸地區。”

“元帥同志,是這樣的。”巴托夫解釋說:“根據我最近的觀察,我軍正面的敵人在多次進攻受挫之後,實力已經被大大地削弱,根本無力再向我們發起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我再把五個師擺在左岸登陸場,就是一種浪費,同時對後勤機關也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我經過仔細的思考,覺得可以將其中的三個師撤到別洛維日森林。那裡有我們前期修築的防禦工事,撤下來的部隊在那裡休整時,還可以利用那裡的地形,演練一下進攻作戰。”

聽巴托夫這麼解釋,羅科索夫斯基覺得也有幾分道理,不過他還是問:“就算如此,撤離部隊這麼大的事情,你事先為什麼不向方面軍司令部報告?”

“元帥同志,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敵人有可能再次對我們的登陸場發起進攻,我要是在這種事情提出撤退,肯定會招來很多的反對。”巴托夫說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我經過反覆的思考,覺得還是等部隊撤退到了別洛維日森林之後,再向方面軍司令部報告,到時就算有人想反對,看到我的部隊已經撤到了森林地區,也就無話可說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於巴托夫這種先斬後奏的做法,羅科索夫斯基的心裡雖然不滿,但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聽之任之了,總不能讓已經撤退的部隊,重新返回左岸登陸場吧。“巴托夫,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做法卻欠妥。比如說你們和第48集團軍是友鄰部隊,你們撤退的事情,為什麼事先不和他們通氣?友軍看到你們的撤退,又搞不清狀況,會影響到軍心士氣的,明白嗎?”

“對不起,元帥同志。”聽羅科索夫斯基提到了第48集團軍,巴托夫意識到自己考慮問題不周到,居然忘記通知索科夫,而自己部隊的撤退,肯定會被對方的部下發現,從而引起不好的影響,他只能歉意地說:“這一點是我考慮不周,我待會兒就給巴托夫將軍打電話,把這件事向他進行通報。”

“算了,還是我給米沙打電話吧。”羅科索夫斯基說道:“假如敵人再次向你們登陸場發起進攻,你剩下的部隊能擋住他們嗎?”

“我想應該沒有問題,元帥同志。”巴托夫自信地說道:“不管怎麼說,如今登陸場還有兩個師,以他們的實力,完全能擋住德軍的進攻。”

羅科索夫斯基放下電話,問馬利寧:“崔可夫那裡的情況怎麼樣了,德國人還在進攻嗎?”

“是的,司令員同志,德國人的攻勢很猛烈。”馬利寧點著頭說道:“我看德國人的確是準備把進攻的重點,放在馬格努舍夫登陸場。為了防止崔可夫的部隊被德國人趕進維斯瓦河,我建議可以讓那兩個近衛師儘快歸建。”

德軍在北面的納雷夫河流域沒有什麼動靜,卻在南面的馬格努舍夫登陸場加大了進攻力度,羅科索夫斯基在此刻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難道真的是我判斷錯了,德國人的進攻重點是馬格努舍夫登陸場,而不是納雷夫河流域的幾個登陸場?

喜歡紅色莫斯科請大家收藏:()紅色莫斯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