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可夫用手捂住了話筒,抬頭望站在對面的克雷洛夫:“參謀長,前兩天索科夫上校交給我們的那個什麼什麼火箭筒……”

克雷洛夫見崔可夫想不起火箭筒的正確名稱,便提醒了他一句:“巴祖卡火箭筒。”

“對對對,就是那個巴祖卡火箭筒。”崔可夫點了點頭,追問道:“警衛營的戰士學會使用方法了嗎?”

“如果使用的步驟倒是學會了。”克雷洛夫聽到崔可夫的這個問題,有些尷尬地回答說:“但他們都沒有進行過實彈射擊,也不知道上了戰場能否派上用途。”

見克雷洛夫猜到了自己的意圖,崔可夫也就不再解釋,而是直截了當地命令說:“參謀長,立即給格拉德舍夫少校打電話,讓他從警衛營裡抽調五十名戰士,攜帶巴祖卡火箭筒前往捷爾任斯基工廠,增援若盧傑夫將軍的近衛第37師。”

“司令員同志,”克雷洛夫擔心戰士們對火箭筒的使用方式還不熟悉,倉促派上戰場,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便再次提醒崔可夫:“他們並沒有經過實彈射擊,就算把他們派上戰場,恐怕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不是還有幾名美國教官嗎?”崔可夫用嚴厲的語氣說:“讓他們隨警衛營的戰士一起趕往捷爾任斯基工廠,時間急迫,就讓他們在戰場上教我們的戰士如何使用這種武器吧。”

出於對美國教官的尊重,崔可夫派出了自己的副官克利莫夫大尉,命他率這支小分隊前往捷爾任斯基工廠,並叮囑他要確保美國教官的生命安全。

佈置完增援任務後,崔可夫鬆開了捂住話筒的手,對若盧傑夫:“若盧傑夫將軍,我已經給你派去了一支小分隊,他們攜帶有新式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有了他們的協助,我相信你們守住現有防禦地段的把握就更大了。”

“太好了,這真是太好了。”得知前來增援的部隊裡,攜帶有新式的單兵反坦克武器,若盧傑夫不由喜出望外。早在召開軍事會議前,他就知道索科夫的部隊裝備有新式的反坦克武器,還曾經給崔可夫打過電話,想獲得這樣的武器,卻被崔可夫毫不遲疑地拒絕了。他在短暫的興奮後,很奇怪崔可夫為什麼變得如此大方,便好奇地問:“司令員同志,上級又送了這種新式武器到城裡來嗎?”

“沒有。”崔可夫回答得很乾脆:“這些反坦克武器原來是屬於近衛第41師的,但師長索科夫上校考慮到其他部隊也有反坦克需要,就把一部分火箭筒上交給我,讓我酌情分配給有需要的部隊。”

得知自己的反坦克武器,居然是由索科夫所提供的,若盧傑夫的心裡還是很感動。他對著話筒說:“司令員同志,請您向索科夫上校轉達我們的謝意……”

“我知道了,若盧傑夫將軍。”崔可夫對著話筒說:“你要記住,你們不是孤軍作戰。如果有困難,可以向索科洛夫上校的步兵第45師求援,他們也能為你們提供幫助的。”

“明白了,司令員同志。”若盧傑夫鄭重其事地回答說:“請您放心,只要我們還要一名戰士活著,就絕對能守住陣地。”

…………

待在馬馬耶夫崗的西多林,在快到中午時,給自己在司令部的舊同事打了一個電話,瞭解城裡戰鬥進行的情況後,向索科夫報告說:“師長同志,您的判斷很準確,敵人果然向工廠區發起了進攻。不光街壘廠發生了戰鬥,捷爾任斯基工廠裡的戰鬥也很激烈。”

見一切都是在自己的預料之中,索科夫微微頷首,笑著說:“既然工廠區遭到了敵人的進攻,就證明我和司令員的賭局是我贏了,我們師用不著今天就向敵人發起反擊。”

知道部隊不用在今天向敵人發起反擊,伊萬諾夫也鬆了口氣,他試探地問:“師長同志,那您打算什麼時候,向敵人發起反擊呢?”

“不要著急嘛,副師長同志。”索科夫站起身,用手指著桌上的地圖,對眾人說道:“根據我的判斷,等明天我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投入反攻以後,三大方面軍的部隊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會師,將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合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

“把德國人合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聽到索科夫的這種說法,伊萬諾夫苦笑著搖了搖頭:“師長同志,您未免太樂觀了吧。就算我們出動了三個方面軍的部隊,可是分佈在這麼廣袤的地區,每個區域內的作戰部隊還是非常有限的,以德國人的機動能力,他們完全可以從我軍防線的間隙裡衝出去。”

而西多林則沒有說話,而是盯著地圖看了好一陣,才抬起頭問索科夫:“師長同志,你覺得我們三大方面軍會師的地點,可能在什麼位置?”

“在這裡,卡拉奇!”索科夫用手指點了點那個重要的位置,對三人說道:“這裡有一座頓河大橋,只要我們的部隊佔領了這裡,就切斷了敵人的退路,數十萬敵人就會在斯大林格勒地區,陷入我軍而定重圍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卡拉奇,卡拉奇!”伊萬諾夫把這個地名重複兩遍後,皺著眉頭問索科夫:“師長同志,既然我們都能想到部隊在這裡會師後,就能切斷敵人的退路,那麼德國人也應該想到這個問題。如果他們向這一地區派遣重兵,我軍要想突破他們的防禦,恐怕也不太容易吧。”

索科夫知道卡拉奇是合圍德軍的關鍵位置,假如不是離馬馬耶夫崗太遠,中途又有德軍的幾道防線阻隔,他都想親自率一支部隊去奪取這裡,建立不世功勳。他輕輕嘆口氣說:“從今天城內德軍的反應來判斷,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我軍的反攻,是一次準備充分的進攻。還以為不過是為了牽制他們的力量,使他們無法集中兵力進攻城市的一次區域性攻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的退路有被我軍切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