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阿雷格人因為是遊牧民族,他們的部落在非洲多個國家遊蕩,所謂的國界對他們來說並不存在。

當然他們也並不是以武裝部隊的姿態來的,這樣的話就太引人注目了。他們有著天然的掩護身份,那就是商隊。

穿行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大型商隊古已有之,即便是到現代,他們也依然存在。

這支商隊,有車輛,有駱駝,有滿載的貨物,也有精壯的護衛。

但只要仔細觀看就能發現,這支商隊裡面沒有一個老人和女人,全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壯年。

這些人大部分都戴著黑色的頭巾,全都蒙著臉,只露出一雙鷹隼般的眼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人之中為首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壯漢,雖然年紀不大,卻留著一把鬍子。

這些圖阿雷格人本身應該是白人,但是長期在沙漠地區生活,膚色又比正常的白人要黑。

透過交談,林銳才知道,這個雙眼如鷹的男人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他的名字很拗口,但是翻譯過來的意思是某一種禿鷲。

倒是很符合這個人的形象,這個人塊頭很大,穿著藍色的長袍,看起來很魁梧。

但是他的臉很窄,和寬大的身軀相比,又有些不合比例。加上他那雙銳利的眼睛,難怪會有人叫他禿鷲了。

禿鷲是克拉拉所在部族的武裝頭目,其實就相當於克拉拉的私人軍隊。

在現代社會,說起私人軍隊確實有些荒誕。但這樣的軍隊確實存在,而且在非洲一些國家可以說是普遍存在的。

這種存在,就是所謂的部族武裝。部族武裝屬於民兵的一種,但又不完全等同於民兵,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維護本族群的利益。

這些部族武裝有一些勢力很大,大到甚至連政府的正規軍都得罪不起。

在利比亞戰爭期間,政府軍和反對派在某城市激戰,政府軍久攻不下。

當地的部族武裝看不下去了,直接讓政府軍靠邊站,改由他們來打。

結果還沒怎麼動手,反對派武裝就主動撤離了。因為他們也得罪不起這些部族武裝勢力。

這些都是在非洲每天都會真實發生的事情。這些部族武裝,往往會和當地的大型部落有深度的利益繫結。

對他們來說部族首領就是他們的老闆,老闆指哪兒,他們打哪兒。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成為私人部隊也就不足為奇了。

等到這個禿鷲,把手下的人馬全部安排好之後,林銳才對這支部族武裝有足夠的瞭解。

這幫人的裝備堪稱是精良,武器全都是嶄新的。甚至還配備了法軍用的單兵導彈。甚至還有好幾十輛裝甲車。

雖然型號老久,但效能都還可以。看得出也全都是法國人的裝備。

當初法國人支援利比亞的反對派和卡扎菲作戰。這些部族武裝則效忠於卡扎菲。

這些法式裝備,幾乎全都是從利比亞反對派手中繳獲的。後來卡扎菲戰敗了,反對派武裝正式上臺之後成了政府軍,依然不敢把這些部族武裝怎麼樣。

畢竟這些部族武裝有人有槍,而且各個部族之間還建立了有盟約。

當地的部族首領曾經豪言,政府軍要想動他們這些部族武裝,他們隨時就可以集結六萬之眾,踏平來犯的政府軍。

當然說六萬可能有些誇張,但是集結起三四萬人,還是可能的。

關鍵這些遊牧民族生性悍勇,一方面上陣父子兵,另一方面手裡有槍有炮。政府軍真未必打得過他們。

不過這些部族武裝一般也不鬧事,只要那些政府軍不去觸碰他們的利益,他們和政府軍也能夠和平相處。

禿鷲的這幫人,就是克拉拉那個部落的武裝。如果單論裝備,馬裡政府軍都比不上他們。

而且這些人大部分有過作戰經歷,幾乎都幹過傭兵或者是受僱充當過商團的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