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三百五十章 心裡的刺(第2/3頁)
章節報錯
“看起來還是大生意。”林銳笑了笑,讓一個傭兵把他們帶到了會議室。
進入會議室之後,琳達讓人拉上了窗簾,然後開啟了投影機,將一些照片放了上去。
照片上赫然是爆炸之後的斷壁殘垣,除了一些被摧毀的建築物,照片上,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巨大的彈坑。
“這是……”林銳皺起眉頭,“這是預先設定的炸彈,還是大口徑火炮造成的?”
“都不是。我們懷疑這是圓點導彈造成的。”琳達對旁邊的一個軍官使了一個眼色。
那個軍官走向前,“兩張圖是巴爾曼的首都,拍攝於格林尼治時間10月8日上午9點左右,從圖中的白色虛線圓圈內可以看到受損的設施,受損設施共計五處。
下面這張圖是衛星照片的區域性放大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該建築受損較為嚴重,被攻擊的建築似乎是國會大廈,但是旁邊的建築卻毫髮無損。”
“巴爾曼?”林銳皺起眉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一個非洲小國家,原本是英屬殖民地。獨立的時間比較晚,只有20多年的歷史。
兩週之前,巴爾曼突然爆發政變。國會大廈被摧毀,政府軍武裝部隊司令部同時也被摧毀。然後,一群武裝分子迅速控制了局面。”琳達解釋道。
“很常見。這種事情,在一些小國經常發生。
政變者上臺,把獨裁者趕下臺,然後自己當獨裁者。沒過幾年,又被其他的政變者趕下臺。
週而復始的劇情,只不過是演員不同罷了。而且這些演員背後的導演,很多都是你們這些西方國家。”林銳嘲諷著道。
“我們不可從來不會給他們導彈。而且這樣一個小國家,就連政府軍都沒有這種武器。這讓我們懷疑這些導彈就是幾年前襲擊美軍基地的那一批。”琳達冷笑道。
那個軍官指著照片繼續講解,“這張照片的左邊可見一個大彈坑,周圍設施全部幾乎被毀。能將混凝土炸成這樣,裝的應該是高爆彈頭。
特別是打擊精度,按照往常推測,缺乏精密制導元件的彈道導彈在精度上是很糟糕的,不要說準確擊中目標,能飛到目標附近就算不錯了。
而且這次襲擊的彈道導彈精度表現可以給90分,基本都是直接命中了重要設施。由此可以推斷,他們的這個戰術導彈的關鍵制導裝置應該是加強過的。
所以我們懷疑,這是使用的圓點改進型。
而據我們所知,圓點改進型號的導彈,只在襲擊美軍基地的時候出現過一次。
之後無論我們再怎麼追查,都沒有獲得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林銳點了點頭,“你說的這些,我全都知道。不過你們有把握確認,這次的襲擊事件是圓點改進型導彈造成的嗎?”
“目前還只是懷疑。但是可能性很大。因為我們自1983年宣佈星球大戰計劃以來,美國幾次修改導彈防禦系統計劃,先後變為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d)以及導彈防禦系統(d)。
我們在非洲的基地也有部署。彈道導彈發射後,會短時間內燃燒大量燃料,發動機噴出的尾焰會發出強烈的紅外輻射。
彈道導彈的尾焰中的主要輻射氣體是二氧化碳和水汽,分別在2.7微米和4.3微米兩個紅外波段發出強烈的紅外輻射,紅外預警衛星對這兩個波長附近的紅外輻射進行探測,即可獲知導彈發射。”
琳達補充道,“在外太空我們部署了很多預警衛星,聯合起來觀察範圍就可以覆蓋地球表面。
早期的紅外預警衛星攜帶的紅外望遠鏡每隔10秒就可完成對全球表面的1次掃描,能在導彈發射後90秒探測到導彈尾焰的紅外輻射訊號,並將這一資訊傳給地面接收站。
而且一旦紅外望遠鏡發現目標,衛星攜帶的高解析度可見光電視攝像機就會自動跟蹤拍攝目標影象,向地面站傳送影象。地面接收站再將情報傳給預警指揮中心,全過程僅需3分鐘。
天基紅外系統的預警衛星探測到彈道導彈的尾焰後,會依據對目標多次探測的定位資訊,擬合出導彈的彈道,進而完成對導彈發射點、發動機關機點和彈頭落點等關鍵引數的估算。
隨著跟蹤與探測資訊的不斷積累,彈道引數將不斷更新,彈道擬合就會越來越準確。
透過對導彈發動機關機點的捕捉,就可以估計關機點的位置和速度,進而根據慣性飛行規律推測導彈落點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