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兌換問題(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一來,一面以利相誘,一面又打消多數人對財產安全上的擾慮,大部分人便也被套在裡面,那些人想攻訐,最多不過是嗓門大,實則並無多少實際影響。”
戴老闆微微點頭,徐顧煜則有些出神,林文華想了想,問道:“以後貨幣怎麼兌?怕不好遊說吧?尤其是對標國際銀價,這點怕是不會被接受。”
林默點頭,道:“這些事兒,確實輪不到咱們做主,甚至想說服也不輕巧,不過咱們只是放出風聲,未必一定得是真訊息,真假摻雜的傳聞流言即可。
當然了,彙報遊說的工作也不能省,若能說服那邊,大致依照此方案安排,那便更好了,說實話,這樣做的好處並不少。
一者不用說,能與傳言相合,取信於人;二者,以利誘之,也方便新幣新政,迅速推廣鋪開。
以利相誘,這點挺重要,因為地方手握實權的人不少,他們可不見得,樂意新幣新政推行到其地盤之中!
而銀價,不止國內國外存在價差,眼下國內不同地區之間同樣存在價差,而且普通是我們貴,地方勢力地區賤。
我們以國際銀價兌換,那便大幅拉高了價值,若他們不接受新幣新政,同樣會重演北方白銀走私那一幕,大量白銀外流,給地方勢力帶去巨大沖擊。
而若接受新幣新政,便等於我們的手伸入其地盤,奪走其部分金融主權,不說藉此拿捏他們,單說貨幣統一,便會極大增加各地經貿往來的便利。
而我們佔據中國最富饒地區,經濟上佔優,商業往來增加,不僅能吸其血以讓這邊更加繁榮,還能用經貿利益,悄無聲息捆綁其地盤內大量得利群體。
一個地方越窮困,來錢的路子往往越少,當地的得利者,對此也會愈加在意,而在那種來財機會不多的地方,這些機會,不說被當地軍政方面的人牢牢把持,至少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一旦捆綁偷偷完成,那些地方勢力,還敢在國府跟前大肆的蹦噠嗎?他們的下屬,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可能便會因利益先蹦出來反對,要知道,壓力從內部而來,可跟外部壓力並非一回事兒。
掌握了金融權,等於部分間接掌握了經濟權,此類手段還有很多很多,繼而干涉其他,不說直接插手軍權,像上述掌控貿易,或將觸手伸往政府財稅、人事等權利,像切蛋糕般一點削弱對方。
有些手段,敵人能用,我們同樣能用!說實話,以最近日本人,或明或暗一些動作所透露的訊息,哪怕我們能順利解決紅黨,再想更進一步,一口氣解決地方勢力,我並不認為對方會給這種機會。
所以,用這種,不是太過激烈的手段,一點點削弱地方勢力在地方上的權柄,以相對平和的手段,創造解決地方勢力問題的機會,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而且,若說此方案損失,不外乎擔心掙中外銀價差時少掙,但採用一些手段,照樣有利可圖,且不見得真會少。
像是承諾對標國際銀價,但我們實際兌換中,可以不時時對標,像是以方便兌換工作等說辭,選擇十天半個月確定一次兌價。
而兌價,以前十天半個月的銀勻價或中間價為標準,做為在那十天半個月內開展兌換工作的兌價。
若銀價始終在漲,那兌價與國際白銀實時價格,便能存在一定價差用來獲利,在手上持有一定的時間,價差還能更大。
若銀價由漲轉跌,實時銀價跌至兌價,或距兌價不遠時,設定一個停兌價,可用此規避虧損,以很接近市價的價格兌換,如此做,別人也說不出太多什麼。
說實話,以市價或接近市價的價格兌換,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別人也不傻,你真要賺取巨大的價差,人也不會樂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尤其還有日本人做梗,他們在你基礎上,稍微讓渡點利益,便能席捲走大筆銀錢,這說不得還會進一步讓走私更加猖獗。
當然,可用行政手段硬逼,但錢在別人手上,難道還能一家一戶去搜不成?先不說做不做得到?後果是啥?單這麼做的成本也不低,且同樣會在利益下,導致走私行徑的猖獗。
走私變猖獗的原因,不是說利潤率變得多大,而是那個時候,日本人很可能進一步暗推白銀走私,而民間,也會從對未來獲利的展望變成擔憂。
一面有人暗戳戳使壞,一面市場情緒轉變,一面可能還會導致國內銀價走低,進一步拉開國內外價差,並伴隨社會及市場經濟混亂等等問題,這些都大機率導致走私行徑變得愈發猖獗。
在民眾抗拒隱匿乃至私賣銀錢之下,兌換數目必然有限,而白銀被走私出去,則意味著其中利益被徹底從政府手中奪走。
再算上其他雜七雜八,逼著別人被動兌換的成本開銷,林林總總一算,哪怕利潤比例高,但在總額不多的前提下,實際得利又能有多少。
而採用較近價位兌換,一者利潤比例不高,而走私的風險成本可不低,完全能覆蓋或獲利,除非有人倒貼錢,否則白銀走私外流便能停歇。
而沒了外流途徑,那民眾也沒了其他選擇了,只能主動找我們兌換,兌換的各種成本及開銷也能降低。
最多部分民眾暫時將錢壓在手上,等待兌價上漲,但並不影響什麼大局,如此,雖利薄,但總額上還真不見得會少。
至於日本人倒貼走私,那更好不過了,換回了外幣這些,在國內也是不太方便流通的,多數還是會透過兌換等落到政府手上。
而銀價持續陰跌或大幅走低,那時則可暫停兌換,或縮短確定定價的週期,並轉為透過預測未來價格走勢確定兌價。
當然了,這個無需過於擔心,銀價是美國人拉起來的,不會再次坐視其暴跌,而且伴隨銀價上漲、流通及開採數量上升等因素,國際銀的交易規模也在急劇膨脹,除非發生什麼大變局,否則銀價很難大幅波動,尤其大幅走低。”
喜歡諜海孤雁請大家收藏:()諜海孤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