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在第三區吃了羊肉,過江在第四區上車,然後上第五區,走五經路上六經路,再上法政橋,越過新開河,回到第四區,來到師範學校與法政學校旁。

這裡已到城郊,再往外開上一段,便是鄉讀鄉)區第四所,屬於城郊鄉村區域,算出城了。

不過,這附近也不冷清,畢竟旁邊便有兩所高等院校,隔河的第五區,臨近這邊的區域,還有北寧鐵路的一個火車站,還有不少政府部門、機構之類。

相較於城市核心區,大量西式建築沿街矗立,王明坤等人腳下這條路旁,以中式磚瓦房居多,不過一眼看去,也在往城郊方向迅速變矮,甚至變成土牆棚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目標便是走這條路出城,往東或往北走,去往並穿過冀東,到達已被日本人控制的遼西走廊,再走鐵路轉運。

再往外,便是鄉道了,而且道路縱橫交錯,這一片,算是最後適合下手的地點,三人轉了一圈,便繼續往前了。

搶,只是第一步,且對於他們來說,屬於沒難度的那環,隨後能順利帶著東西走人,並儘可能不留下太多痕跡,才是更關鍵的。

好在,周邊眾多鄉道,給了他們很大的選擇餘地,王明坤留了弟兄在這邊等待,準備與兩人定下計劃後,即刻展開偵查工作,目標近幾日便可能會走一次貨。

三人各領了弟兄,去往不同方向檢視道路實況,不過,備的交通工具,可不再是汽車。

許志玉帶著兩人,蹬上腳踏車走人,王守飛則與另一名弟兄,上了輛雙座腳踏三輪黃包車,踏車的是自家兄弟。

至於王明坤,把汽車讓給另一名弟兄,負責去更遠處偵查,不過他也給自己留了輛三輪摩托,不是邊三輪,而是佈局類似三蹦子的車頭帶貨鬥,但卻更加簡陋的。

在周圍轉了幾小時,幾人又在原地碰頭,情況還可以,天津雖是水陸交匯處,但相較南方,小河小渠之類亂七八糟的水道,還是相對較少,鄉道也板結硬實,走車基本沒太大問題。

簡單交流幾句,等到去遠處的福特車折返後,眾人各自分開,三五成群,去往了王明坤準備下一處落腳點。

落腳點,是被盤下來的幾間大瓦房,在第五區南側,復興莊與硝皮廠之間,確是大瓦房無疑,幾間湊一塊,佔地半畝左右。

地方是買下的,很便宜,一來這裡差不多是城郊地區,二者,旁邊有個硝皮廠,這時代,可沒多少環保不環保的說法,那味道,著實不好聞。

幾間大瓦房,兩間是臨著道路的,原房主,將一樓都弄成鋪子,可惜之前僅有一間租了出去,還是打鐵鋪。

若非房主雞賊,讓人押了錢不願退,鋪老闆也是個槓的,不願意吃虧,否則一間都租不出去。

王明坤清退時,其僅要求將原屋主扣的錢給他便願意立即搬走,不過王明坤還是多花錢,將鋪裡打鐵裝置這些買下,一者對他有用,二者也是讓人儘快搬離,他可沒那時間耽擱。

盤下此地,也因此吸引了一些目光,好在問題不大,眼下已經入了冬,氣味啥的很微弱,他們裝成無知上當的外地人,便將事情糊弄了過去。

這裡不是那種落腳暫居幾天的落腳點,需經營起來,讓他經得起調查,經營的還是老本行,搞修理買賣。

修的也是車,但不是汽車,而是黃包車之類的,當然,這麼大個地方,只有這一樣,便盤下這麼大地界可不合理。

所以,除去修理黃包車,還包含改裝、翻新及組裝,還有租車的業務,甚至還準備攢板車試水。

需要的工具之類不算多,店面也無需裝點,所以很短的時間,現在看著已經像模像樣,所以眾人帶著各種交通工具回來,也並不算太突兀。

“這三輪摩托還不賴啊!操作挺輕巧的,不像邊三輪一樣難控制,後續可以加到新冊子上,就是可靠性稍微差了點,容易出故障!”

下了車,王明坤便點評起屁股底下的三蹦子,車子是他路上碰見有賣,便隨手買的,想不到還有點意外之喜。

許志玉兩人聞言,也湊過來,王守飛很直接,挎上車座,準備開兩圈試試。

“…嗚…還有新冊子能弄?”王守飛開出去後,許志玉好奇發問,他對這個更感興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