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改進方案(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只解決此問題,這方案是有可行性的,不過武器是一個整體,影響精度的因素很多,所以需要綜合各方面考量後,才能得出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案。”
聽到林默此言,眾人不免有點失落,不過這說法沒問題,所以眾人很快調整思緒,順著此思路繼續往下。
這一次,總算有人,提到了正中靶心的問題,開槍後,槍管溫度的變化,熱脹冷縮嘛!正常它對栓動步槍的影響不算大,但放到追求高精度的狙擊槍上,任何的一點影響,都會被放大,它自然便成為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眾人又探論了一番解決方案,最終也拿出方案來,前託採用鏤空設計,甚至在槍管上加裝散熱片,以此加快散熱。
迎著眾人投來的目光,林默這次沒賣關子,直接回道:“採用重型槍管,也就是管壁加厚的槍管。
更多鐵料能儲存更多熱量,降低升溫幅度,同時槍管外表面積增加,也能加快散熱。
對於狙擊手而言,開槍射擊頻率高不了,這足以,而且重型在抗形變、抖動等方面,表現也更佳。
重型槍管算是最優解,不過我們目前沒法自造高品質槍管,所以還需要另一套方案,鏤空護木可以採用。”
因為剛才提了一嘴,所以林默只給了整理思緒的時間,便幹自己把問題拋了出來。
“剛才我提了槍管形變、抖動這些,也是影響精度的因素,不過二者源頭是一樣的,開槍時,火藥的巨大沖擊,會讓槍管振動。”
問題丟擲來了,眾人便據此討論起來,不過,這回他們在解決方向上便出了問題,全聚焦在如何減小槍管振動上。
當然了,也並非沒有討論到點子上,吳良棟帶來的一名專家,便數次以振動會更雜亂,反駁別人所提方案,但可惜,不論他自己還是別人,都未在此上深入考慮。
看遲遲沒有意識到問題,也沒商議出啥方案來,林默果斷制止了討論,因為繼續下去並沒有意義,死衚衕的牆,哪那麼容易撞開?
“連能承受巨大膛壓的槍管,都出現振動,想輕易削減振動,並非易事,比較穩妥的,便是從槍管身上著手,但我們又不具備這條件。
而且,你們剛才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從外部削減振動,必然要對槍管施加影響,改變振動,但振動極難控制,那槍管的振動情況只會更亂。
我們換一個思路,不去改變槍管的振動,而是讓它的振動,變得更加規律與穩定,如此,其施加在彈頭上的影響,也會趨同一致,影響不就是可控的?”
林默話音落下,吳良棟帶來的幾名專家,不由鼓掌稱讚,對於吳良棟日常言語裡,對林默在武器方面有極高造詣的說辭,再無懷疑。
這個問題,有點超綱了,不然思路也不會一下拐進死鬍子,所以林默也沒賣子,直接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振動的根源,是在物體內傳播的波,而波,在不同物體之間,即從一個物體傳播至另一個物體,不同介質之間,就是材質不同,很容易出現相互的干擾影響。
而波的來源,又是槍管內的燃氣衝擊,槍管是受此影響最大的,綜上,要保持振動穩定,也即波的穩定,便應該儘量減少,與槍管接觸的部件。
所以,之前談到散熱問題時,我未同意在槍管裝散熱片,前護木也是一樣的考慮,直接將槍管與前託徹底分開,避免在此問題上造成的干擾。
最優的方案,是槍管只同機匣相連,其他的,包括腳腳、準星等等各類部件,都應該調至其他位置上,儘可能避免干擾。”
林默說的,便是浮置式槍管設計的原理,這在後世,幾乎是每一款高精度狙擊槍的標配設計,可見這是很影響效能的一個點。
眾人對林默所說,倒是沒什麼質疑,但具體怎麼設計?能否實現這些,還是細細溝通一番,有一些難點,但並非無法解決。
到了這一步,浮置式槍管、鏤空的前護木,還有安置在前護木上的腳架、準星等,狙擊槍前半部分的設計,便敲定出爐。
然後便是槍膛內,機匣需要新設計調整一下,用以適配浮置槍管設計,其他的,便是專門製作精密零部件這些,減小它們對精度的影響,以及螺紋槍栓,更好密閉槍膛之類。
後託,林默也將後世的一些放計拿了出來,像可調的托腮板、抵肩這些,還有軟質襯墊之類,握把林默也建議改成手槍握把,這些都能在狙擊作戰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除槍自身原因對精度的影響,其他影響精度的因素還有不少,像是進入槍膛的灰塵之類,還有槍管內的火藥殘留這些。”
林默繼續丟擲問題,眾人繼續順著思路,提出解決方案,這次中靶的建議不少,但可惜,還是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案。
待眾人說完,林默道:“說中了不少點,但有點顧頭不顧腚,防塵蓋可以加,但應該先將槍的拋殼口移到側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此,在拋殼口下側,裝一個小小的防塵蓋即可,使用時開啟,正常踞槍姿勢,其便會自然垂落,而在頂部,移動中,其很可能自己翻回蓋上,影響射擊。
而且,拋殼口側移後,其原先在頂部位置,便可裝上導軌,安裝瞄準器材這些,也將更加方便,畢竟那個位置,是瞄準鏡的最佳安裝位置。
當然了,相應的,彈倉也需要調整,建議是直接使用彈匣,三發五發、八發十發,多設計一些,依據實際需求,選擇裝備。”
火藥殘留的問題,林默沒有多說,他們提出的已足,不外乎加強保養清潔,並弄些比較好用的工具之類,再者便是使用高品質發射藥的彈藥。
不過林默也據此丟擲新問題,道:“彈藥,對射擊的精度同樣有影響,裝藥、彈頭乃至彈殼這些,常規品質的彈藥,其誤差這些不低。
還是那句話,正常士兵、正常槍支使用時,誤差在接受範圍內,但在對精度的極致追求上,其影響同樣會被放大。
解決方案,也只有對應的精細操作,像發射藥,除品質這些要有保證外,稱量這些,可以直接人工操作,將誤差控制在更低更小的水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