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以前的案件中,為何碰不到這裡?沒以此為目標,或者說,從諜案源頭,他們便被篩出去了。

之前的反諜工作,要麼是雙方之間,因各種原因展開的直接對抗行為,要麼是因機要情報洩露,或潛伏滲透行為牽出案情。

像這些人,跟那些事兒根本沾不上關係,在反諜工作的出發點上便被錯開了,而現在,情報處開始蒐集各類訊息,更主動的開展反諜工作,這類藏得不深的日諜,自然紛紛迅速暴露出來。

直到城內那名目標,深夜醉醺醺的從夜店回去後,參與行動的一眾人,碰頭開了個小會後,林默與黃建仁才帶上幾人返回駐地。

至於小會,跟這幾個目標沒多大關係,討論交流的,主要是使用這些通訊工具中,所發現的一些問題。

林默一一統計匯總,又記下各人的一些想法建議之類,到時像修械所的新裝備一樣,把這些反饋回去用作裝置設計最佳化的依據。

忙活一天,回去後,林默洗洗漱漱,按摩並擦了點藥酒後,便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依舊按時省來操練,抽出時間處理了下隊裡的工作,便同黃建仁一道離開,兩人都是一併回來的,他的一些工作,也只能跟林默一樣,把工作挪到早上。

一連三天,兩人都是如此安排的,目標很給力,沒有窩在那裡不動彈,給了他們很多試驗裝備的機會。

新裝備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基本都被找了出來,可以進行一輪反饋了,至於隱藏較深未被發現的,一時半會也不會顯露出來。

裝置還是要儘快投入使用,沒時間慢慢等,何況顯露的問題,明顯也意味著影響較大,將它們解決後,裝置適用性會大大增強,已可以投用。

裝置如何使用,通訊中需注意的問題,幾天摸索下來,眾人也有了不少心得,至少框架能搭起,發揮出裝備效果。

至於目標,意外收穫也不能算沒有,可能是之前他們的一些行動帶來的影響,當日前來的那位,應該是為打探了解一些情況。

根據他們這幾天的動作,摸到了一些,給他們提供情報訊息的線人之類,也就是混江湖、在江上討生活的一些人。

簡單查過,這些人身份上並沒發現什麼問題,也就是有些關係人脈,對江上的一些訊息比較靈通,雙方估計也就存在一點利益關係。

只能說,真就是有跟沒有的區別了,真說有啥用?還是不要抱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

裝置,黃建仁這邊也用熟了,便讓他繼續測著,當然,他估計會將其調到其他案子上用,畢竟用在這裡著實浪費。

林默只是提醒,循序漸進,不要太激進即可,畢竟有一定使用經驗了,不是啥極度難纏的對手,問題不會太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他自己,北邊關於盜墓團伙的訊息已經傳回,掌握了對方不少情報,雖然尚有部分人未能被鎖定,但邊抓捕、邊審問、邊追捕的條件已成熟。

再一個,運貨來到南京的這些團伙成員,第二輪交易已經結束,最後一批貨已運至城外等待交易,再等下去,他們估計都要賣完走人了!

另外,盜墓團伙與河合正二之間,仔細調查過,始終未發現有什麼聯絡,應該是確實無關聯,所以林默準備展開行動,將盜墓團伙這邊先處理了。

這天,林默、何長文及姚建閣等人湊到一塊,當然,行動的主角並不是他們,為免驚到河合正二那邊,林默先擇讓警方,來充當此次行動的主角。

林默等人所在,便是那處能觀察到城郊宅子的監視點,屋內屋外的人不少,一旦有什麼意外情況,可迅速介入。

等了一陣,三名身穿巡警服的人,出現在幾人視線中,為首的,是一個挺年輕的警察,是林默運作調入下關的警員之一。

張小四,即那名年輕警員,帶著人,沿路挨家挨戶詢問登記外來人員,這活兒,他們斷斷續續的都在做著。

只不過,這地方,人口流動性實在太大,這活兒費力不討好,所以除他及另外幾人,因特殊原因稍上點心,其他的,都是做下樣子糊弄了事。

不過最近這幾天,他卻是悄悄改了態度,一副提不起興趣,像是也跟著別人糊弄了事。

這當然是裝的,只是被人授意演下戲,為的便是今天,壓了壓砰砰亂跳的心,一副很不耐煩,從眼前畢恭畢敬之人手中拽過證件,翻開胡亂瞄上幾眼便甩了回去。

跟旁邊警員說了對方名字與籍貫好像還給弄錯了,登記之人開口糾正,其還擺起臉子,一幅很不高興的模樣。

一路都這般,嫌棄、煩燥、甩臉子,事兒也是糊弄的亂七八糟,哪怕有人偏偏塞錢打點,都不見啥好臉色。

喜歡諜海孤雁請大家收藏:()諜海孤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