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歸正題,無線電工廠的廠房都是新建的,距水不遠,用了老宅子的地基,建了磚平房,不過因趕工期這些,只建一層,不過層高倒是不低,而且用的斜頂,有需要,可在內部改成二層。

而且,從這廠子的建設規模來看,電訊室這邊,明顯還有些其他的心思,地方很大,光用上的廠房都不足一半。

周邊還有不少空地被整理了出來,看著像是停車場、警戒圈之類啥的,實則也可以是擴建場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事實也確實如此,飯桌上,魏大名便提及,他們想要上馬生產電話機、收音機這些。

這對他們來說,並不難,甚至都不用佔用那些專業技術人員過多功夫,搭建起產線,招收些識文斷字的工人,稍加培養便能投產。

當然,搞的也屬於來料加工,現在最多自產外殼跟一些簡單的零件,其他的全靠進口後組裝。

這也是他們想上馬的原因,他們想利用這些普通產品更廣闊的銷路,所帶來的訂單及利潤,培養相關產業,將來能儘可能多的自產無線電裝置所需零部件。

說實話,連弄個外殼,都要請人專門開模來弄,更別說,裝置中更關鍵的那些零部件了,有一樣是一樣,幾乎都要從國外採買。

最主要的,費勁巴拉,有時還買不到,或數量極有限,有時還要咬牙接受延誤乃至次品劣貨,就這還要腆著臉,求爺爺告奶奶才能弄來。

以前,要錢沒錢的,也只能無奈接受,現在錢有了,還有修械所這模板,這氣啊!他們也有點不願意受了。

林默想了下,軍政單位、公職人員,對此需求不小,憑一些關係門路,他們應該可以吃下一部分份額,民間應該也有一定市場,支撐起這門生意,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了,國內基礎薄弱,需求也不算多,支撐起整個產業怕是不大容易,但能解決部分供應也好。

這也能為人才提供更多發揮、成長的空間,到時應該還能反饋主業,推動軍用無線電發展。

而且,這生意做成,便有了相對穩定且較多的訂單,某些無法自產的零件進口也將增加,這代表更多利益,也是更足的談判籌碼,外購工作難度估計會降。

甚至一些敏感的東西也未必不能談,就像修械所一般,只有能為別人帶去更大利益,別人才會為你冒險!

上心幫他把事辦成,林默也不介意為人出謀劃策一番,具體經營他沒多插嘴,但說了上述好處,還介紹提供了一些採買、發售的關係渠道之類。

用完飯,心滿意足的魏主任,便將林默帶到了最裡面的一間廠房內,這裡,是搞相關研究測試之類的地方。

建築與周圍廠房一樣,只不過內部擺上了辦公桌,相互間都沒有弄啥隔牆之類,只是簡單的大致劃分出幾個辦公區域。

桌上地上,堆放著大量紙張、零件、工具等物品,只不過是,有的規整、有的雜亂,全依各人性情喜好。

雖然有點草臺班子的感覺,但沒辦法,電訊室這邊,有能耐從事無線電通訊裝置研究的人,實在太有限了。

這劃分出的幾個辦公區,都是據專案而分,至於辦公的人,十個裡面,估計有七八個,都是其他辦公區上的熟面孔。

當然,林默是根據桌面整潔雜亂情況這些,大致推測的,現在並沒有人,這些難得的專業人士,工作可不單單是搞研究。

魏大名沒多為他介紹,將其帶到廠房一側,專門放置物品這些的長桌上,掀開一側幾塊布,底下是一個個皮箱。

開啟,裡面是歸整好,大大小小的一臺臺裝置,大的箱即裝置,小的用東西分隔緩衝,已隨時可以搬走運走。

大裝置是總檯,固定安裝自然最好,但也可裝在車輛等載具上,為此還配上了好幾個大電瓶,以及用小型汽油機改裝的發電機,具體可以自行選擇。

裝置的覆蓋範圍並不遠,以目前接收端技術,頂天二三十公里還能接入,他們的裝置,就收距離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