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盜墓團伙(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下,可把那位氣夠嗆,開始還以為是對頭瞎造謠,但也架不住這事四下流傳,於是尋人問了。
事後,雖然嘴上依舊咬死,這東西就是傳承有序的,但姚建閣卻清楚,事後送東西的人不久便被收拾了,而且還在偷偷打聽盜墓賊那些。
姚建閣能知道這件事兒,也是因沾點關係,所以有人給他遞話讓留意過,他沒能打聽出,但別人也未曾有過訊息。
甚至,因戰亂等原因,他們這一支,家族已歷經數次遷移,起起落落,祖上長眠之地,其實也僅知道個大致的範圍,到現在也未尋到被盜墳塋妥善重新安置。
對於挖墳盜墓,姚建閣也明說了,並無過多惡感,反正他祖上也沒什麼有名祖先,與那位,也是七大姑八大姨,繞了一圈的關係,中間還隔了幾個姓呢!
不過,他也確實很需要,用這件事與那邊攀上關係,所以一直留意著相關訊息,但可惜,始終未曾查到有用情況。
而上次幫林默查案,意外碰到這夥人後,便被他盯上了,倒不是有什麼證據啥的,但他也不是空穴來風、無端懷疑。
因為據他所知,送東西那人,是從一位藏家手上得到的那枚印章的,據其提供的線索,最終又查到幾個古董販子、鋪子頭上。
不過,他們也是被聯絡上,從別人手上拿到的東西,再往下去查的話,不論是查掮客中人還是其他什麼,便再無線索。
最終,據姚建閣得知的資訊,去交易的人,應該與盜墓團伙密切相關,甚至本身就是他們自己人來接觸交易。
那位的能量肯定不小,而且必然也是尋了懂行之人去追查,所以這點上,與姚建閣的判斷差不多,那些人極狡猾,並未過多假借他人之手。
貨品直接在平津等地流出,而那位的祖墳所在地區,與此隔了數省之地,沒有更進一步線索,甚至祖墳具體所在都不清楚,追查是難上加難。
不過碰上這些盜墓團伙安排過來的人後,卻讓姚建閣感覺,雙方行事上有相似之處,所以事後又細細調查了這些人一番。
根據打聽到的訊息,這是一股勢力不小,曾流竄於數地進行盜墓活動的團伙,雖沒有訊息顯示,他們曾在那位祖上埋葬區域活動過的痕像。
不過,那裡在對方曾普遍活動過兩片地區之間,而且很巧,在被盜的時間點,曾是這夥人,從上一處活動區域,來到下一處之時。
所以姚建閣懷疑,對方很可能在流竄路上,也未曾停止盜掘古墓的活動,他們便是在這過程中,將那位祖上的墓盜了。
雖只是懷疑,但可能性其實也並不低,因為在那位祖上祖墳所在及周邊區域,數活躍的十數股大大小小的盜墓團伙,都仔細進行過調查並排除。
那圈定調查範圍,其實也是尋常盜墓團伙活動的數倍,而且查了他們後,也不是沒去查過,那些規模更大、活動範圍更廣的團伙。
雖然依舊沒有發現,但也足以將範圍縮的更小,只不過這夥人,行事更加謹慎小心,流竄範圍也更廣更遠,且不會長期在某地盤踞,所以之前才未被懷疑上。
本來嘛!姚建閣還準備繼續深入調查,更有把握時再說,但架不住對方,時隔大半年又再次在南京現身,且還碰上了姚建閣在這次風波下,尋求路子的時候,也算是自己撞在了刀口上。
“姚叔,對付一支盜墓團伙,你自己應該便綽綽有餘了吧?”看姚建閣端茶,林默詢問出聲。
姚建閣聞言,趕忙連喝幾口潤了嗓子,道:“這夥人不一般,不是尋常的野路子團伙,裡面有專搞這一行的人,單靠我這邊,一網打盡很難……”
姚建閣給林默細細說了下,所謂野路子,便是那些潰散兵勇、膽大氓流,甚至為求口飯的農民,亦或土匪幫派之類。
這些人便屬於野路子,因耳聞乃至眼見,或其他雜七雜八原因,參與進了盜掘古墓之事中,特點是膽大不守規矩,但同樣也容易出事之類,查起來也容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與野路子相對的,那便是專門討這個門生,混這個行當的,這些人往往有傳承,或自己有些相應本事能耐跨的行。
沒某筆記某燈那麼誇張,但也確有熟悉墓葬風水等,掌握尋墓探墓等各類能耐本事的,畢竟墳內的東西自古便不曾廉價,不僅挖空心思鑽研的動力,也有支撐其鑽研並傳承下去的財力,畢竟扒竊之術尚能一代代傳,而這也一樣。
這些人的悍點,因有所承襲,加之掘墳起墓也不是何光采之事,還可能出現上述那位,掘了有權有勢之人祖上的情況,所以這類人,行事上也更加低調隱秘,也更加難尋難查。
而這夥人的情況稍有不同,他們也是北洋時被打潰的某股潰兵構成的,人雖算不上太多,但都不是什麼好對付的。
其長期活動並流竄各地,且鮮少有新人進入,國內可不安穩,何況他們所經手的,還是值錢物件,能留下,或者說活下的,肯定是有幾把刷子。
當然了,他們不同於野路子盜墓團伙,從打探到的,其行事這些上來看,團伙內應該有行內人,且這位行內人應該處於主導地位。
姚建閣的猜測,是很可能有盜墓行當的人,不知因何原因進了軍隊,被打潰後,收攏兵勇,轉頭又幹起了老行當。
當然,也可能只是團隊內有混這行的,不過這也不是好訊息,因為以這個團伙的情況,為首之人,也絕對是個眼光、能力乃至手腕很強之人。
喜歡諜海孤雁請大家收藏:()諜海孤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