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汙衊(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情況很極端的航道,僅佔全程極少一小部分,而為這一小部分,便要大幅提高裝機功率,肯定是非常不合算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正常的商業航運講究的是價效比,就是人貨運輸單價或成本要儘量低廉,就算裝了大功率發動機,正常航行時,也需在速度與消耗之間進行取捨。
而水運航行中,速度和油耗可不是等比例上升,就算裝機動力非常足,為考慮經濟性,大機率也不會在正常航行中全部進行使用,那超出的一大截動力,大部分時間都不用,不就是浪費了?
林家是缺運力,但運輸原料、器械等等這些,動輒幾千公里,生產出的產品可能還要運出川地,所以絕大部分運輸,林家還是非常需要經濟性方面考量的,這船型也是非常契合林家的需求。
而且運力與降低裝船動力也並不是完全衝突對立,就算林家不差錢能採購來很多大馬力發動機,但搞到大馬力和較低馬力發動機難度是不一樣的。
甚至是把二者加裝到船上的難度、時間等也都是不一樣的,給運輸船加裝較低馬力的發動機,明顯是能更快提供更多改裝好的船隻,細算下來還能更快提供給更多的運力。
拖船加裝了一臺大馬力的發動機做為主動力,兩臺較低馬力發動機,做為必要時候輔助動力及備用發動機,跟林鎮康那條船一樣採用了三機三槳。
小船用多槳,大部分原因,是為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可惜最後還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了狀況,不過調查後,林家還是認可並接納了這款船,目前已建造出不少投入了使用。
被罵原因,一個是受了牽連拖累,另一個那就是讓一些人針對、汙衊、潑髒水,是啥人?其實這從打油詩裡的用詞便可聽出一二,憨包、草包這類基本是川渝一帶的用詞。
三峽水道有大量的川渝貧民在此拉縴為生,李勤均搞這船,民顯被認為威脅到了他們的飯碗,當然了,搞汙衊、潑髒水的肯定不會是他們,而是那些自詡是為他們說話的傢伙。
說這些的,那不是蠢就是壞,林家搞的是增量,而此舉又能大大增加三峽通航量,航運量一升,連帶的裝卸、貨運乃至建起的工廠,都能帶來大量用人需求,而連帶對餐飲等服務的需求,又能提供更多謀生機會,很多人至少不用再苦哈哈擠到這裡拉縴,而不是像現在想找其他出路都找不到。
話歸正題,林默路上碰上的拖駁船隊,在船隊兩側,船型稍小不燒煤的小船,便是李勤均設計建造而成的拖船。
而打頭拖著船隊走的,是其將原拖船加長,所以看著兩者才稍顯怪異,此船將主發動機換成燒煤的大馬力蒸汽機後,燃料被換成煤,主要是為遠端拖航降低成本,船是加急改裝的,等積累一定的使用經驗後,會設計新的更適合這項工作的船型。
至於駁船,就是孫善明設計建造的那批船,收拾殘局工作,也是由李勤均負責,主要是三個廠長,就他靠譜,至於其他頭銜更響亮的牛人,經孫善明一事,林家也有點怕了,不過也都送進了善後的隊伍中,先試試成色,以免以後入職再鬧出笑話。
這些人經過一番討論後,最終一致認為,只有將成型的船隻改成駁船了,將在船頭一側的控制室、機艙等移至船尾側,並將船頭這部分艙段裁去。
船被改短,各方面效能得到不少最佳化提升,更加適合國內航道需求,同時改用了一套能極好增加穩定、抗浪竿效能的舵翼系統,一番改下來,基本能讓船在國內絕大部分內河水域正常行駛。
改至船尾的機艙,僅保留一臺低馬力發動機,用停船剎車、在碼頭小幅機動出入、在平靜水域單獨緩慢短距機動等,去除大馬力發動機這些,主要是減重,調整船隻的重心水線這些。
僅有的發動機,還是李勤均一再堅持才留下的,考慮角度,與設計建造拖船如出一轍,保留少量動船,能讓駁船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像是剎車停船、出入碼頭這類。
如果這類工作都需要其他船協助,那就會很麻煩、很不便,讓船的實用性大大降低,只是少量投入為其加裝一點輔助動力,便能極大改善這些問題,是非常合算的。
喜歡諜海孤雁請大家收藏:()諜海孤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