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門檻不同,明顯是前者更低,這麼說也不準確,應該說前者已經發展了數千年甚至更久,已經融入了人類生活中方方面面,自小便能從各方面感受並接收這些,所以表現出了更低的門檻。

而後者,需要你主動去學習各種基礎知識,然後逐步深入,持續不斷投入無數年的時間與精力,而無數人可能因無天賦、無毅力、欠缺學習條件等等,而無法達成這要求,所以事實上存在更高門檻。

門檻高低,意味著人數寡眾,也意味著現實中會以哪一套體系為主進行運轉,而在另一套體系傾注大量乃至全部心力的人,在這一套體系中的境遇困擾可想而知。

哪怕現實中受很多人尊敬、敬畏著他們,甚至因他們的巨大價值而追捧與拉攏,但並不意味著這些便消失不存在了,只是多給出一些空間而已,而我們營造出更適合他們的環境,也僅是讓空間變得更大而已。

當然,並不排除有人能在兩套體系中都同樣如魚得水,甚至現實中很多在科研這些上取得不俗成就的人,都具備了這些特質,但這類人能在我們這裡吃得開,在其他地方也能吃得開,我們又能拿出什麼條件招攬留下他們呢?

所以我們營造出這個更適宜進行科研的環境,主要目的是為吸引來另一些人,其中就可能有隻想醉心於研究的頂級人才,或者想有更好環境、條件進行研究與成長的研究者,而林家提供給的土壤,可能讓其中一些人也能成長到這一步。

而說點扎心也不太正確的話,適應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再想回去就很難了,甚至自己曾經能接受也不認為是多大問題的事兒,一旦有了不受其困擾的經歷,也會生出抗拒心理乃至無法再接受。

進來容易出去難,到時候可能多數人就得跟林家綁一塊兒,甚至可能直接喪失對原環境的適應和生存能力,非情願的再也回不去。

林家提供這樣的環境,其實是反常規的,因為林家也是管理方,包括企業、公司、單位等各種形式的盈利組織,本質都是管理方在主導,再說直白點,那就是以權來主導,行政權、管理權、審批權、所有權等等,而這些都是基於現實人與人的體系所產生並執行的。

所以普通企業、公司這些,是基本提供不了這種環境的,就算是有,絕大多數也僅是在公司的某一時期,而且主要集中在公司需要技術這些來起步或帶來快速發展的前中期,後面環境又會惡化回去。

一者是現實執行體系的侵蝕反噬;二者是到了這個階段,在現實執行的體系中,這並非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技術發展進步到一定階段後,繼續開發新技術的成本是劇增的,而公司這類完全可以藉助規模優勢、先發優勢甚至壟斷市場優勢這些,代替技術的先進來謀取利益,自然不願再花費巨量金錢投入研究,那所謂良好的科研環境,自然也就成了鏡花水月。

至於國家,其總體代表的便是現實這套運轉體系的利益,想要富裕強大並維護自身利的國家,肯定會為能提高生產力、加強國防、發展經濟這些的科研投入大量資源。

但做為依託現實體系運轉的組織,也是將各種錯綜複雜因素囊括於其中的集合體,不僅企業、公司的問題存在,也很難投入不菲代價來營造這麼一個環境,可能會為某些人某些事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及資源支援,繼而達到類似這種環境的狀態,但這終究只會屬於少數人少數地方,像是軍事、重要民生、有極重要戰略價值等的領域。

但林家投入首要考慮的肯定還是與經濟利益相關的,而且這些類別太敏感,林家多半也不會涉及過多,所以一旦在我們所營造的環境中呆慣了,其中的多數人就很難再接受乃至適應外界環境,這自然是符合林家利益的,但這點於他們大多數人是好是壞就不一定了。

不過我們只是栽下梧桐樹,鳳凰願不願意落是他們主動的,既然選擇自己入?中來,那就要接受來?中的後果,不過這些話可別往外亂傳,容易影響形象啊!

我們願意提供這些,也只是因林家面臨特殊局面,對這些有超出常規的需求,長久而言,我們也可能出現上述那些問題,具體能維繫多久也得看情況,不過從心而論,我還是希望能長久運作下去。

而且從理論上來說,能提供稀缺的東西,本身便意味著蘊含巨大價值,所以前期無需過多遲疑跟糾結,能給到的支援與資源這些儘可能給足,一旦能長期運作下去,林家能獲得的好處無法想象。”

林默說得輕巧,但其實心中已經顫了幾下,也不知道可能帶來的副產物,究竟是好是壞?甚至某一瞬間他都動搖了一下,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堅持,因為他需要這些,他們可能也需要這些吧?

林默沒再這個問題上多言,稍微囑咐一番,便結束了這個話題,讓林文卿為他繼續介紹船廠的這些事兒。

只是林文卿的態度,好像又出現了一些微妙變化,好像多了點~懼?不過他已經巴拉巴拉為林默介紹起情況,臉上的情緒已經收了起來。

喜歡諜海孤雁請大家收藏:()諜海孤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