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轉了一圈,吃的玩的耍的等各類東西,眾人早己拿帶不住,都叫了個板車裝了半車,有各式糕點、果脯、堅果等,也有各式扇子、傘具、布幔乃至涼蓆等玩意,甚至還有幾個大小不一的風箏紙鳶,最主要的是這些玩意還都不便宜。

“你們帶著貨品到碼頭貨場等著,我們進城裡再轉一圈,看好東西,可以自己找點吃喝,等我們回來匯合。”

林默指派了車伕和隊員到附近碼頭等著,自己帶著手空空的史寶存幾人進了縣城,繼續遊逛採買,城裡這時間往來的人少多了,但大大小小鋪面同樣不少。

“林隊,這些於我們用處比較有限,採買的數量是不是有點過多了?”見人少了,史寶存總算開口問了出來。

林默聞言,解釋道:“這些消遣玩意兒,肯定是要備足的,先不說呆在船上沒點消遣的會不會憋得慌,就是一堆人窩在船上,就在某一片遊曳停靠,結果你在船上不消遣也不耍玩,別人還不得懷疑這裡面有問題。

至於多不多,一個是不知道時間需要持續多久,多備點肯定不是什麼壞事,另一個,多的也能讓大夥兒長長見識、見聞,有些東西單靠閉門造車是不夠的,還得見過玩過用過,你才能言之有物,這種機會不多,也算是寓戰寓學了。”

說完,林默看見不遠處較偏的一個路口邊,居然有一家專門賣魚竿等釣具的鋪子,立馬帶人風風火火殺了過去,他進城走一遭,主要想尋的就是這地方。

在船上嘛!還能有比釣魚更適合的消遣行為?花船除外)之前他也碰到幾處兼賣釣具的店,可惜都沒能讓他滿意。

進到店裡,確實是專賣釣具的鋪子,主營魚竿,而且是前鋪後坊的模式,店裡有好幾位大師傅和學徒制作魚竿,還替一些手藝高超的師傅代售。

店鋪一整側,全是長短、粗細不一,材質、形制不一的魚竿,種類繁多,另一側是各樣色的魚線、釣輪、魚鉤、漂、墜等用品,其中還有洋貨,但相較於另一面擺放的魚竿,這些就是小烏見大烏了。

釣魚,在哪個時代,都不是一個省錢的消遣,好在現在,還沒有那麼多有閒情逸致的釣魚佬,釣具貴是貴點兒,但也沒貴得有多麼離譜,只要沒有大師或用什麼名貴材質裝飾,其實也就普通市民感覺有點小貴的水平。

林默買了一堆各樣式款型的魚竿,短的紮了一捆讓人抱著,長的紮了半捆讓人扛著,其他釣具用品裝了幾個小麻袋,讓人提溜著,眾人一副進貨的樣子。

回到碼頭,找了條船,將採買的各類物品都裝了上去,然後沿著運河緩緩駛向約定地點,等到地方將東西卸下,時間已至五點出頭。

杜明勝跟醫務室人員早已經回來,在約定地方守著東西,沙戾海則是讓人送回了兩大板車東西,人現在還不知在哪?

杜齊鴻是回來最早的,同樣帶回兩大板車東西,一個個用布料包成方包,又用布條捆紮起的玩意,有的靠近還能聞見異味,他們現在輪換去吃東西了。

何長文則是將他所吩咐的煤氣罐與煤氣灶這些送回後,去採購其他東西還未歸,煤氣是煤制氣或叫水煤氣,這東西很早便就登陸中國了。

上海便有煤氣廠,開始是供應煤氣燈之用的,但伴隨電燈及發電技術成熟,煤氣廠銷路受影響,便開始罐裝煤氣發售,不過近些年煤氣在上海普及推廣,煤氣已經開始供不應求,所以煤氣罐也少見了。

這邊還有,可能跟以前這裡有英租界存在,雖被迫放棄,但還是供應各類稀缺商品,保持部分影響力,而且本地外商產業也不少,主要的消費群體也是他們自己或同他們走得近的那些人,自然不會輕易斷供。

這裡的煤氣罐跟後世的煤氣罐並不是一回事,準確應該叫液化氣鋼瓶,也有叫瓦斯罐的,灌裝的是煤制氣,而後世的則是灌裝液化石油氣,石油氣壓強是煤氣兩倍多,所以這東西工藝要求也不太高,雖也是國外進口進來的,但不是啥昂貴高階玩意,只是國內少見罷了。

至於所謂煤氣公司,其實不過一家代售罐裝煤氣和煤氣爐的店鋪罷了,不過這些玩意,在普通人眼裡確實是高大上的,不然也不會有話嘮跟史寶存吹噓自家親戚用的煤氣,不冒煙也沒異味,從而讓他們獲悉這些訊息。

喜歡諜海孤雁請大家收藏:()諜海孤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