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營銷上,建議的營銷物件是碼頭搬運工、城區拉車運輸的體力工作者,可以找些人免費試穿,這類群體人數眾多,只要好用,價格他們也覺得值,不難開啟銷路。

另外啊,這鞋底畢竟是一種新款的,不清楚要怎麼把它們加工成鞋子,可能也是阻礙銷路的原因之一。

解決辦法有兩個,一個是對鞋底繼續加工,直接生產成品鞋來售賣,咱們有自己的尺碼體系,工廠生產的裝置原料更全更豐富,可以生產各式成鞋,像工作鞋、休閒鞋、運動鞋、涼鞋等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生產成品鞋,能在大大豐富商品種類的同時,順搭售賣鞋底,還增加了產品附加值,也就是增加利潤,畢竟賣一雙鞋底,那就只有鞋底的利潤,肯定不比賣一雙鞋。

不過很多人,還是習慣自己做鞋穿,所以另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基於這新鞋底,給買家提供一些簡單易加工的做鞋方面。

這我想到了兩類鞋,一類是面料鞋,也就是把棉麻乃至皮革裁剪製成鞋;另一類是針織鞋,就像織毛衣一般把線織成鞋。

我估計這需要一些新的工具配合做鞋,建議把這些工具同鞋底附賣或附贈,至於做鞋方法可以用簡易圖紙做說明書。

同時,可以找一些做鞋售賣的婦女或家庭,低價甚至免費提供一些鞋底和做鞋方法,這樣既能宣傳鞋底,也能把做鞋方法流傳出去。

另一個品類的鞋底,就是做稍高階的市場,建議設立一個單獨的品牌,麻料選更好更舒適的,顏色也別隻有原色,用單一或多種顏色混編,做得更漂亮。

鞋底除去這種正常的平底款式的,還可以做高跟,跟的不同高度,不同顏色,就是不同的款式,不同的產品。

這一品類的鞋底,建議以成鞋為主,畢竟它面向的顧客,一般不大可能自己做鞋,鞋底面向的主顧也多是鞋店或作坊。

這一類產品,營銷物件建議面向學生,尤其大學生,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意願較強,也樂於參與進下一步的營銷。

下一步的營銷,可以以品牌的名義,開展以鞋底或成鞋設計的比賽,被我們選用的款式可以獲得獎金甚至銷售分成。

一來能進行宣傳,打響產品、品牌的名聲,廣而告之,開展推廣和營銷,二來讓外部的人更有參與感,使產品、品牌深入人心,為將來的競爭累積優勢。”

黃勝明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拿出了本子和筆,將林默所說的,一一記錄了下來。

林默等黃勝明記完,才繼續開口道:“對了黃叔,記得轉告一下家裡,橡皮筋鬆緊帶這些東西,不是什麼一招鮮吃遍天的產品,讓他們別寄多大希望。”

“啊”還在思考林默挽救措施的黃勝明,一時沒跟上林默的思路,愣了一下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

“少爺,您是說?鬆緊帶橡皮筋這些也會賣不出去?”

“市場已經開啟,這兩樣賣不出去那不至於,只不過賣出去的是不是我們產的,就不一定了。

現在這兩樣賣得火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見,肯定會有人跟著建廠想分一杯羹,而且這東西在國外也有大量生產,現在市場開啟肯定也會有人進口來賣。”

“那怎麼辦?要怎麼去營銷?需不需要設立品牌?”黃勝明有些擔心,林家到底存了多少橡膠,他實在太清楚不過,不然也不至於著急忙慌搞什麼鞋底。

“反正就是一直造,趁著市場還未飽和之前,儘可能鋪貨,能賺多少是多少。

另外,在市場飽和之前,儘可能開啟成衣市場,鬆緊帶適合大量應用在成衣上,有跟成衣繫結銷售打底,就有更大風險抵禦能力。

營銷就沒多大必要,品牌倒是可以豎立一個,儘量把控好產品質量,給品牌豎立一個質量上剩的形象。

這樣,將來市場飽和,那些新開立的工廠,質量肯定五花八門,品牌也無法同我們競爭,肯定能佔據上一部分市場份額。

對了,到時候肯定會有假冒我們品牌的產品,記住,別打擊,放任他們去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