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對啊,只是一起告了狀而已,就算陛下不滿,又不可能把大家都抓進牢裡去,法不責眾。

“那現在咱們應該怎麼辦?”有人遲疑著問。“就這麼等著嗎?”

誠然,靜等事態發展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這不是通薩爾想要看到的結果。

他並非農民,而是經營酒館的老闆,既沒有田地也沒有負債,之所以如此積極地投身於這一次的“告御狀”事件當中,一方面確實是為了為民請命,想要打倒蒙柯奈伯爵這個欺壓鄉民的反動貴族;但另一方面,他也是為了藉機進一步提高自己在鄉民們心中的威望,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自從逃離苦役服刑地,來到這裡蟄伏,已經過去20多年了,在這段漫長的時光當中,他不光搖身一變成為酒館老闆,慢慢積攢起了財富,還眼看著時局風雲變幻。

他眼見拿破崙皇帝走上了他人生的最巔峰,幾乎統治了大半個歐洲,也眼見他轟然垮臺;他眼見波旁王室復辟,卻又在十幾年的倒行逆施之後就灰溜溜地被趕走。

現在,拿破崙的兒子回來了,並且繼承了他原本就應有的皇位。

經過了這幾次政治上的風雲變幻之後,原本的仇恨似乎都已經淡化了,而新登基的拿破崙二世陛下,更是一直努力展示出政治和解的姿態,哪怕對左右翼政治勢力同時展開清洗,但是手段卻也堪稱溫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重新復辟的帝國當中,政治氣氛正在逐漸變得寬鬆。

虛無縹緲的“政治氣氛”還在其次,更關鍵的問題是,為了體現自己和前朝的區別、為了彰顯出波拿巴家族的政治底氣,年輕的皇帝在回國之初就頒佈了憲法,廢除了波旁憲法當中對選舉權的財產許可權制全國只有不到10萬選民),而是宣佈,要在全國實現普選權。

而這也就意味著,底層人民在政治上有意義了。

那麼,作為一個在鄉間享有極高名望的酒館老闆,通薩爾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原以為他會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地方默默過完一生,但是時局的變幻卻讓這一切柳暗花明,他心中原本熄滅的政治理想,又悄悄地點燃了起來。

他曾經暗中盤算過,如果在兩年後他參選的話,他有把握搞到上千票。

這個票數已經很多,但如果想要競選國會議員的話,卻還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他雖然算是積攢了一點家業,但是想要和本地那些有錢的闊佬拼競選資金,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所以,他需要製造出“大新聞”,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

他原本一直在為此苦思冥想,找不到辦法,但是在聽說皇帝陛下將會來到附近的皇家獵場打獵這個訊息之後,卻陡然來了靈感。

“告御狀”!

集結起支援他的鄉民們,然後一起去告狀,只要成功,就會給他帶來巨大的聲望,讓他在本省、甚至在全國出名。

而那時候,他只要再操作幾下,就可以獲取足夠的選票,參選國會議員也就不在話下了。

於是,整個計劃也就在他的籌謀下暗中成型。

告御狀的物件,也是他精心挑選的對手。

蒙柯奈伯爵是一位舊貴族,而且具有十分明顯的保王黨傾向,他是帝國最討厭的反對派;而且,這位伯爵久居鄉間,背後也沒有靠山,儼然已經是一隻死老虎,正是最好的靶子。

如果自己扳倒了一位伯爵,那可想而知,這會帶來多麼轟動性的宣傳效果。

於是,在通薩爾的籌劃之下,整個計劃快速成型,並且立刻進入了實施階段。

依靠著周圍鄉親們鬆散卻又靈活的關係網,皇帝陛下來到獵場的第一天,訊息就傳到了通薩爾的耳中。

而就在第二天,他就集結起了男女老幼,一起拿著早就準備好的陳情書進入了獵場當中。

皇家獵場明明戒備森嚴、地形複雜,但是在這些世代居住於此的鄉民們來說無異於是開了地圖一樣,於是他們很快就摸到了陛下的跟前,然後如願以償地把陳情書遞到了陛下眼前。

這一切原本是如此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