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09)鏡花水月19(第1/3頁)
章節報錯
番外109)鏡花水月19
在和皇子一起歡度過聖誕以及新年之後,特蕾莎以喜憂參半的心情,終於迎來了1824年的新年。
喜的當然是在這個節慶的氣氛當中,她和殿下的關係又有了飛躍性的進展,彼此獻出了這一世的初吻,離她心心念唸的結合似乎也只差了臨門一腳。
至於憂的,自然是那位目前遠在巴伐利亞的蘇菲公主。
在特蕾莎的記憶當中,她記得蘇菲當時是因為奧地利和巴伐利亞的聯姻,於1824年年底嫁到奧地利來的,從此她就和殿下結下了孽緣。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還有不到一年時間,她就要正式再和蘇菲見面了。
在前世的記憶當中,她和蘇菲恩怨持續了好多年,兩個人既對彼此抱有怨念,又不是那種恨不得置之死地的仇恨,最後不約而同地當做對方不存在,有意去迴避與對方的關係。
而在重新開始這一段“新生”之後,特蕾莎在不受打攪的情況下冷靜了兩年,也反思了兩年,她對自己到底如何看待蘇菲,也終於找到了一個客觀的答案。
對蘇菲的傲慢強勢、自高自大,她從來都看不慣,但是她也承認,作為一位攝政太后,蘇菲把“本職工作”做得非常好,維護了奧地利帝國的領土和權益,還用和法國的合作,帶領國家蒸蒸日上,她的才能已經毋庸置疑,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明君”。
有這份成績單,她性格上的缺點已經不值一提了,特蕾莎也不至於因此而討厭她。
特蕾莎甚至在這一點上對她還心存感激——畢竟,她的孃家就是奧地利,她也希望帝國能夠繁榮且強大,能夠在動盪不安的新時代當中,繼續屹立在列強行列當中。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特蕾莎也拎得清輕重,雖然一直和蘇菲瑪麗亞姐妹明爭暗鬥,但始終沒有完全撕破臉,維持著最底線的默契,讓兩個國家的關係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彼此堅定聯手,共同挺過了一系列驚濤駭浪。
而對於她和自己丈夫的私情,特蕾莎與其說是仇恨丈夫的沾花惹草,不如說是在恨蘇菲在殿下心中那個“不可替代”的位置。
她清清楚楚地知道,在殿下心中,童年少年唯一的美好回憶都是蘇菲留下來的,蘇菲給予他的關愛,讓她成為了丈夫心中無法撼動的白月光,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再去佔據同樣的位置,甚至就連並駕齊驅都做不到。
她能夠感受到,丈夫確實很愛她,甚至願意與她分享他愛如生命的權力,但是落差還是如此明顯,她知道最被愛的那個永遠是蘇菲。
如果她只是把皇帝當成聯姻物件,把皇后的權勢財富當成自己畢生追求,那麼她可能不會在乎這點微小的差距,但問題是她太在乎了,因在乎而嫉妒。
對,與其說是憎恨,不如說是不服氣。
她也同樣有著公主的心高氣傲,同樣自負自己的容貌和才智,結果就因為晚來了一步,就不得不永遠落於下風,這讓她怎麼服氣?
然而不服氣也沒辦法,這場不公平的比賽從一開始她就輸了,接下來的幾十年哪怕憤憤不平卻也無法讓時間倒流。
可是,這一次時光真的倒流了!
這一次搶跑的人幸運地變成了特蕾莎自己。
特蕾莎終於有機會去改變這個畢生遺憾。
在上一世,蘇菲1824年嫁到奧地利,然後和殿下相處了兩年,自己直到1826年才第一次見到了殿下。
而這一次,情況似乎完全映象調轉了過來,自己先和殿下相處了兩年半。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還能輸的話,那她就只能承認,自己作為女人,甚至作為人,都完敗給了蘇菲,再也沒有一點理由可講,也沒有資格再去抱怨。
她不相信會是這個結果。
蘇菲是個“明君”,難道自己就不是“賢后”嗎?無論是哪一點,她都有自信絕不差於蘇菲,就連對殿下的一片赤忱,她也不覺得自己會比蘇菲差。
上一次是蘇菲贏在搶跑,那這一次就應該是自己贏才對。
剛剛獻出過初吻的她,不相信那麼痴迷地看著她的殿下,會因為蘇菲三言兩語就忘卻了為自己付出一片真心、也給予了他童年所有快樂的青梅。
殿下,唯獨這一件事,讓我贏下來吧……她誠心誠意地在心中祈求。
在新年過後沒多久,她按照計劃,和愛麗絲一起踏上了前往羅馬的旅途。
對於特蕾莎公主和“閨蜜”一起約好去羅馬旅行,維也納的社交界稍稍有些吃驚,不過也沒有太當回事,只是惋惜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再見到才貌雙全的愛麗絲小姐。
而卡爾大公夫婦雖然心裡有些懷疑,猜到了女兒可能“動機不純”,但是嘴上卻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囑咐特蕾莎一路小心,注意保養身體不要貪玩。
在他們看來,就算女兒真的跑去見了萊蒂齊亞,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列強當初也只是針對拿破崙一個人,對他的家族成員們都沒有清算過,更別提去為難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太太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當然不會想到,自家寶貝女兒到底離經叛道到了何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