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和解與條件(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登先生壓制住了心中的激動,滿懷熱情地對少年提議,“另外,法國政府還會在金錢方面補償您,您父親在1814年簽署《楓丹白露條約》退位的時候,波旁家族承諾了二百萬法郎的年金,雖然1815年因為他復辟所以取消了,但是奧爾良家族為了補償您可以恢復這筆年金,同時還可以把一些被沒收的財產和證券也重新登記到您的名下……我在來美泉宮的路上心裡估測了一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新的法國政府大概能夠給您六百萬法郎的年金……”
說完之後,他向著少年深深地躬下身來,“我承認這個提議相當突兀,但是我懇請您為了法蘭西的民族和解,仔細考慮一下這個提議,我相信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足以讓您從目前的處境當中解脫出來……請您好好考慮一下。”
高登先生的表情和眼神當中充滿了誠懇,顯然這個提議是出自於他的本心。
這倒也不是空想,而是有切實的跡象可循。
在歷史上,1830年奧爾良家族上臺之後,因為身為篡位者,天然地和波旁家族的支持者是死敵,所以他們確實非常希望拉攏波拿巴家族的支持者,鼓吹民族的和解。
1840年,路易菲利普透過和英國的外交交涉,把拿破崙的遺骨從流放地聖赫勒拿島島上迎了回來,皇帝遺骨迴歸巴黎萬人空巷,人們飽含熱淚夾道歡迎。
看來這位高登先生,就是奧爾良公爵的謀士,也是和解派的主要推動者吧。
他在來到維也納之後,突發奇想,想出了這個主意——如果能夠成功,一方面他推動了所謂的民族和解而名載史冊、另一方面也會因為為奧爾良公爵得到了波拿巴家族的支援,而為公爵的大業作出巨大貢獻,得到公爵的褒獎自然也不在話下。
可是,所謂的和解……究竟是以誰為主的和解呢?
艾格隆的心裡沒有任何波動,只是靜靜地看著中年人。
“殿下?”因為對艾格隆的反應有些驚訝,於是中年人重新抬起腰桿,疑惑地看著少年。“您……您的意見是什麼呢?”
“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嗎,先生?”少年冷冷地問。
“請問吧。”高登先生點了點頭。
“如果我答應了,而且在日後得到了自由,那麼我能夠回到法國嗎?”艾格隆問。
“這個……這個恐怕不行。”高登先生想了想,然後為難地搖了搖頭,“奧爾良家族必然會有其顧慮,您可以去任何地方,除了法蘭西。”
“也就是說我哪怕有自由,也不會有來法國的自由?”艾格隆嘲諷地笑了。
“世界上從沒有什麼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菲尼克高登搖了搖頭,“況且您看,還有六百萬的收入。”
“是啊,六百萬,多麼讓人激動不安。”艾格隆笑了笑。
這是個金本位貨幣時代,1法郎的含金量是0.29克,所以600萬法郎就是1.7噸。
只要自己動動手,在一份檔案上籤個字,未來篡位上臺的奧爾良家族,就可以每年償付自己和1.7噸黃金等值的金錢。
確實是一筆鉅額財富,這筆收入無論是放在任何時代,都可以讓一個人過上富貴奢華的生活。
可是如果用它來對比一個國家、尤其是像法蘭西這樣富麗豐饒的國家來說,那就不算什麼了。
自己現在毫無任何資本和威望,唯一能夠擁有的,無非也就是那個名字和光環罷了,如果自己自居臣下的話,宣告放棄王位覬覦權利的話,那麼無異於是自己套上枷鎖,圍繞在自己身邊的所有光環也就沒有了。
那時候還有誰會把自己當回事,又有誰還會忠誠自己?
所以那時候就算有這筆錢又有什麼意義?
更何況,這還只是一個承諾而已,奧爾良家族現在還沒有上臺,一切都是空談,就算上臺了,只要自己失去了影響力,那他們隨時可以切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1815年,波旁家族就反悔了,沒有把年金送給拿破崙,於是在厄爾巴島上的拿破崙怒不可遏,最終決定反攻倒算,打回大陸去。
所以……自己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這些人身上,他們既然可以背叛波旁,可以背叛共和國,為什麼不能背叛自己?
拒絕!
“所以你就打算用每年六百萬,來收買法蘭西嗎?”他帶著一點嘲諷反問。
“第一,六百萬並不是很小的數目,它足以讓任何人生活無憂;第二,我也不是在提議向您收買法蘭西,因為事實上您並沒有擁有它、一寸都沒有。”高登先生冷靜地回答了艾格隆的問題,“在我看來,我的提議對您沒有任何損害,您只需要放棄您從沒有過的東西,放棄一個已經徹底不切實際的妄想,就可以得到切實可靠的未來,享受您應有的人生,也讓我們整個民族享受應有的安寧……難道這不是非常好嗎?殿下,請您仔細考慮一下。”
艾格隆抬頭,看了看湛藍的天空和純白的雲彩,半晌無語。
“高登先生,我對您本人並沒有意見,冒著這麼大的風險來提議,我相信這也是出於您的熱忱,可是……”他輕輕搖了搖頭,“如果自由的代價是向別人屈膝求饒;如果奉奧爾良公爵為主上、並且永不踏足法國,才能像個普通人那樣生活;如果只有靠著搖尾乞憐、丟棄父輩傳承給我的榮譽,才能夠享受蠅營狗苟的富貴;那麼我寧可我因為貧窮而死在水溝裡!我的尊嚴不能讓我同意您的提議,先生,很抱歉。”
喜歡雛鷹的榮耀請大家收藏:()雛鷹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