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還託我給你帶個話,說如果真的是家族內部出了問題,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

在梅迪奇以雷霆手段肅清家族內部,揪出了好幾個被魔女教唆的叛逆份子的同時,神棄遺民在北大陸的生活也在走上正軌。

早在數十年前,真實造物主派去的秘祈人們就向他們描述外面的世界,告訴他們太陽與月亮,森林與海洋,破曉和黃昏等種種自然景觀,並教授他們北大陸的通用語,個別勤奮些的連南大陸通用語也學會了,而既勤奮又聰穎的人還掌握了精靈語,巨龍語和古赫密斯語。

秘祈人們還帶來了一些時下的字典和圖鑑,幫助倖存者們以更具體形象的方式瞭解外面的世界,哪個地方有哪些俚語俗語,飛禽和走獸分別長什麼樣,哪些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食用哪些則不能,外面的人除了戰鬥之外還可以做哪些事情……儘管那些東西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非常遙遠,但對這些不見天日的人們來說卻是難得的慰藉,看不見太陽的日子也不那麼難捱了。

在走出神棄之地後,他們更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寶貴饋贈,儘管一開始因為文化風俗不同鬧了些許笑話,但能看出他們在努力適應,在放下刀劍槍斧後,他們有的扛起圓木,有的搓揉麵粉,有的擺弄水泥和磚瓦,有的拿起鑿子和刻刀……由於踏實肯幹,虛心求教,不少人在經過數月的培訓後已經能透過一技之長掙得溫飽,而那些年齡實在太小的孩子則進入學校,系統地學習知識和技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思考未來的方向。

「釀酒師,擠奶工,廚師,糕點師……」

透特看著那份由信徒整理,來自神棄之地的7~15歲青少年的就業意向統計表,陷入了漫長的沉思。

阿蒙湊過來看了一眼,一針見血地問道:「怎麼都和吃的有關?」

透特欣慰地點了點頭,「民以食為天嘛,而且——」說到這兒,祂嘆了口氣,「他們以前的吃食都太惡劣了。」

「好吧,也是這麼一回事。」

阿蒙往祂身邊湊了些,不小心壓到了另一份文書,祂把這頁紙抽出來瞧了瞧。

「那是白銀城和另外幾個城邦的聯名申請,」透特解釋道,「下個星期三就是安魂節了,他們想借機舉辦一場盛大的儀式,祭奠他們未能走出黑暗,未能見到太陽,未能感受到外面世界諸多美好的列祖列宗。」

安魂節是北境最為盛大的幾個儀式之一,它並不像冬祭日那麼熱鬧,但絕對隆重,人們會在這一天追思逝去的親朋好友,家家戶戶會燃起月亮花和深眠花製作的薰香,在窗臺和門口擺放徹夜不熄的蠟燭和燈籠——他們相信亡者會在每年的這一日重返人間,而

這光輝能為他們照亮歸家的路。

這個傳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神秘學根據的,因為黑夜女神確實會賜予他們一個與親朋重逢的美夢,身著黑袍的教士會清唱安寧的聖歌,頌揚女神的悲憫與仁慈。

透特笑了笑,「每年的這個時候,阿曼尼都有的忙。」

半個多世紀前,在提出「多神崇拜」的構想後,阿曼尼西斯試探性地派了一批黑夜信徒前往北境,事到如今,「黑夜女神」和「造物主」,「隱匿賢者」,「紅天使」,「命運天使」一樣成為了北境人心中司空見慣的概念。

除了一定的輿論宣傳,義務教育同樣功不可沒。

能夠實現「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的物質基礎讓北境有底氣普及免除學雜費的義務教育,而透特長年累月的薰陶更是讓當地人明白教育的重要性——而當這項制度成為人們潛意識的習慣,父母自發把白紙一般的孩子送進學校,讓教師進行描寫塗畫,塑造集體的意識形態就成了輕而易舉的事情。

在帝都,如果一個人在公共場合談起黑夜女神的神蹟,那他大機率會被指認為異教徒並被綁上火刑架;但在北境,如果一個老師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重點是黑夜女神展現的幾次神蹟」,那他們只會乖乖拿出紙筆,隨時準備抄板書——畢竟他們之前也是這樣學習紅天使,命運天使,真實造物主,隱匿賢者的。

學習黑夜女神的相關內容頂多意味著他們要在考試的時候多做一道和尊名有關的填空題,和權柄有關的連線題,和主要事蹟有關的默寫題,僅此而已。

至少對並不打算進入某個勢力,服下某份魔藥,只想安生過日子的人來說是這樣。

這些上過的課,背過的書,做過的試題會讓他們明白該在什麼場合,什麼節日,有何種需求時向哪個神明祈禱——儘管教材中從未直接點明「多神並存」這個概念,但許多人已經在潛意識中接受了這一點。

阿蒙一開始只是納悶,那本《宗教學入門》中為何會有梅迪奇的插圖,也是後來才慢慢摸清楚透特在做什麼。

「你是因為信任那頭母狼,才把祂引入這個……」阿蒙選擇了一下措辭,「這個體系之中的嗎?」

透特把那份「就業意向統計表」捲了起來,輕輕在阿蒙額上敲了一下,「你這麼稱呼阿曼尼,祂會很不開心的。」

阿蒙想起小時候時之蟲被隱秘了的事,不禁撇了下嘴,「祂本來就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