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天亮之前(第1/2頁)
章節報錯
造物主歷1年4月18日:
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也有日曆這個說法。雖然不清楚在更久遠的年代有沒有族群按照“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三十天左右,一年共三百六十五天”的規則記錄時間,但在造物主的聖典中明確規定“蠱惑人心的惡龍墮入永劫之日為人類的全新開始,亦為造物主的光輝普照世間的第一年之第一日”,後面一段就全是對“日曆”這個概念的闡述了。
不過所謂“聖典”和我想的那種大部頭書不太一樣,是說明書大小的小冊子,一共有十冊左右,除開第一章的引言其他每一冊都記錄了一個章節的內容,合起來才是完完整整的聖典——這麼做大概是為了方便傳閱,雖然總會有粗心大意的人把這些小冊子塞到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然後又要麻煩閱讀者們來默寫一遍。
我幫臨鋪的亞納爾把髒衣服拿到蜜蜜安太太那裡漿洗時順手摸了一下口袋(以前我把衣服丟進洗衣機前總忘了把衛生紙拿出來,結果裡裡外外都是白屑),然後摸出了聖典的第三章,有幸瞭解到了關於“日曆”的內容······並在其餘部分看到了《聖經》的影子。
結合受洗禮時聽到的“摩西十誡”,我越發覺得那位造物主和我來自同一個地方。
造物主歷1年5月2日:
一位偵察兵失控暴死,我被調上去補他的空缺,儘管我此前並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唯一和“偵察”掛鉤的大概是到營地外圍巡邏。
“知道我為什麼要讓你做偵察兵嗎?”梅迪奇這麼問我。
我很誠實地說不知道,而且我其實蠻想擋攻堅手的。
“因為你有一雙窺秘人的眼睛。”祂這麼跟我說,“從現在開始,你要學習怎麼看得更廣闊更深遠,怎麼辨別哪些能看哪些不能看,以及怎麼看對自己的損傷最低。”
造物主歷1年6月6日
“賢者”的特性還是沒什麼頭緒。
我倒不是失望,畢竟序列2及以上的非凡特性是定量的,如果一個東西就那麼幾份,找起來確實無異於大海撈針。梅迪奇說我攢夠了的功勳可以去烏洛琉斯那裡交換一份好運——某天走在路上說不定就能撞到“賢者”特性的好運,但我不想。
一是怕死,“賢者”的晉升儀式很麻煩,“阻止一場高位格的災難”什麼的聽上去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作死。
二是天使可是超級稀罕的人力資源,造物主手下統共不超過十五個。如果我成為了天使,哪天想抽身離去也會很困難吧。
造物主歷1年6月22日
之前負責語言教學的那位奧術大師被調回智天使那邊了,所以我在換班的日子會進行一個小時的語言教學。
雖然還沒有拿到教師資格證,但教起來意外的很順利,就好像真的上過講臺,當著四五十個學生的面講過課一樣——可我分明只在由五六個人組成的小課堂上進行過為數不多的模擬訓練。
除了教能呼喚神秘力量的精靈語,巨人語,我還要教人類自己的通用語——我的學生裡還有那種三十多歲了但仍不會寫自己名字的老大叔。說起名字,我從赫密斯老先生那裡瞭解到,在人類給非凡種族為奴為僕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名字的,有的是用一個和外貌有關的諢名,有的是一個名字祖孫三代共用。
“當初在那些非凡種族眼中我們和螞蟻也沒什麼區別吧,誰又會費心區分一隻螞蟻和另一隻螞蟻呢?而且螞蟻自己也過得渾渾噩噩,毫無希望,自我意識自然就很薄弱了。”赫密斯是這麼說的。
這種狀況在人類初步掌握非凡力量後好轉了一點,然後在造物主出世後,人類才對“姓氏”有了概念。為了嘉獎那些信仰格外虔誠,在戰場上建立功勳的追隨者,如果他們沒有名字,造物主就會賜給他們名字,如果他們已有名字,就賜給他們“名字的字尾”,也就是姓氏。
比如那個晝夜不停地跑了三個城邦,將戰勝了精靈王的訊息傳遞出去的信使被賜姓“亞伯拉罕”,那個主持修建了規模最宏大的太陽神教堂的執政官被賜姓“所羅門”,那個在極寒之地戍邊二十年以抵禦惡魔侵擾的將軍被賜姓“奧古斯都”,那個在一百米外一箭射穿魔狼頭顱的神射手被賜姓“索倫”……